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嫁给博士理工男,生下谱系女儿,我的日子越过越爽!

0
分享至



VOL 3632

养孩子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操心的命。

尤其女儿被怀疑自闭症后,从不曾失眠的我,竟然会时不时半夜突然清醒,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她白天的一言一行,发愁她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

又一次,我在凌晨3点睁开了眼睛。本想翻个身继续睡,奈何老公的鼾声起伏——此前我从未注意到,原来他会打鼾,或者说,我从未被这声音影响到。

孩子都这样了,还能睡得这么香!”

烦躁和委屈瞬间涌上心头,我越想越气,忍不住抬手一巴掌拍醒了他,连珠炮似的把满心的焦虑和不满都倒了出来。

没等我说完,老公揉着惺忪的睡眼,带着几分无奈嘟囔:“你这样天天熬、天天急,不仅老得快,身体也扛不住,真要是累垮了,孩子以后可怎么办?”

啥?还敢诅咒我?我忍不住发疯。

好在理工博士男情绪稳定,他不紧不慢地说:“操心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如先顾好自己。你说吧,又在烦什么,让我想想办法!”

嘿,别说,这套简单明确的直男式思维,我还偏吃。那天夜里,伴着他轻声的分析和安慰,我渐渐冷静,也终于踏实地睡了个好觉。

结婚10多年,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老公始终保持着冷静,几乎从不陷入无谓的内耗。

尤其是当我因焦虑孩子情绪爆发,他总能用特有的“问题-方案”思维找到突破口。潜移默化下,我似乎也找到了一些抚养支持谱系孩子的方法。

文 | 夏天
编辑 | Zoey_hmm


回顾过往,不后悔哀叹

作为“博二代”,女儿在幼儿时期的确表现得很聪慧,让我满心欢喜与骄傲。

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只要拿起绘本,就能安安静静地坐上1个多小时,全神贯注;

1岁多点,仅在早教班上了2节课,她便能精准地认识并区分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

2岁时,站在客厅的小地毯上,她一扭一扭能唱几十首英文歌;就连复杂的玩具车,她也能自己摸索着拆卸、组装……

那时的我,满心憧憬着女儿能像她爹一样,一路顺遂,直攻博士。

然而,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拐个弯。

女儿2岁半左右时,一位70多岁、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很委婉地提醒了我。她注意到,女儿和人交流时,眼神总是飘忽着,不太愿意与人对视,建议我带孩子去看看医生,做个专业评估。

因为孩子年龄太小,医生能观察的时间有限,没有出具书面诊断报告,但那句“从目前的观察来看,她有自闭症倾向”,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

我和老公当时的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有突然被击中的难受,可心底又隐隐透着一丝“果然如此”的预感。

回头细想,其实早有征兆:以前女儿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时,我们喊她的名字,她常常像没听见一样毫无反应,往往要反复叫上好几声,她才会慢悠悠地转过头;

而且她对认准的事格外执拗,别说语言沟通,就是拿棒棒糖诱导都不改变主意。记得老公之前就曾小声嘀咕过:“她这样,该不会是有自闭症吧?”只是那时的我们,都不愿往这个方向深想,总觉得是孩子还小、性子特殊。

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自怨自艾。我翻来覆去地找“原因”,把所有可能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怀疑是孕期频繁出差、过度劳累影响了她;后悔生孩子时太要强,直到羊水破了才去医院;

更自责女儿1岁多我忙于工作,没能多花时间陪她、照顾她,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那些日子,我总被这些念头缠着,怎么也走不出来。

相比之下,老公要冷静得多。他查阅了大量文献,用科学依据耐心告诉我:“自闭症的根源在于基因,每个家庭都有可能生下这样的孩子,这并不是谁的错。”

除此之外,他还总在不经意间肯定我的付出,一次次认真地告诉我,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作为妻子,我都已经做得非常棒了。

他还跟我认真分析:“其实孩子小时候的聪明,很多时候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带了滤镜,加上2岁前的互动大多以孩子为中心,我们都在顺着她的节奏走,没察觉到异常。

而且女儿不是后来才变成这样的,她从出生起就有自闭症倾向,只是小时候征兆不明显,我们没看出来而已。现在再纠结过去,一点用都没有,只有先接受她的与众不同,才能慢慢找到适合她的教养方式。”

过往不恋,这是老公面对事情时的信条。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他很少懊恼,更不会沉湎其中。

以前,我还总嫌弃他这份“过分冷静”,觉得少了很多温度。可随着婚姻越久、育儿的路走得越深,我才慢慢明白,这份冷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尤其是在养育特殊孩子的路上,这份清醒,成了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



珍惜当下,从细微之处治标

如今5年过去,女儿的进步很明显,但偶尔还是会冒出些小状况——她太容易受环境影响了。

要是处在包容放松的氛围里,她能和小伙伴们开心地玩闹、顺畅交流,那模样和普通发育的孩子几乎没差别。

可一旦身处紧张压抑的环境,她就会悄悄退回自己的小世界,要么焦躁不安,要么自言自语,尤其遇到和人竞争、自己又没表现好的时候,还会不自觉把情绪都撒在对手身上。

也正因如此,我心里始终藏着一个“根治”的幻想。每次刷到“治愈自闭症新方法”的消息,我都忍不住停下来细看,总盼着能抓住奇迹,让她彻底摆脱这些困扰。

老公对此却淡定得多。他一直关注着自闭症领域的前沿研究,很清醒地告诉我:“只要医学上还没找到自闭症的核心发病机制,所谓的‘特效疗法’就根本不现实。”

但他从不会因此陷入悲观,反而常安慰我:“治不了本也没关系,哪怕能治标、能帮她少些困扰也行。

说到底,只要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就足够了——谁的人生还没点小问题呢?”

在他看来,谱系孩子最需要应对的,其实是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带来的干扰。

比如女儿,她可能会因为记着某个场景的不愉快,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突然情绪失控。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帮她创造积极、愉快的记忆,慢慢覆盖那些不好的经历。

至于那些不影响生活的刻板习惯,则需要我们去适应她,不必强行矫正。比如她喜欢边走路边小声嘀咕学过的知识,嘴里念叨着“光照在地上是漫反射,照在湖面上是镜面反射”;又比如跟人约定时间时格外较真,我跟她说“5分钟后出去玩”,她会认真确认“是不是300秒后呀?”——这些小细节无关痛痒,顺着她的节奏来就好。

社交方面更是如此。放弃让她社交丝滑、讨所有人喜欢的执着,而是教她一些实用的社交技巧,比如开启、结束聊天等,只要能应付日常的沟通需求,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问题,比如成绩不好、调皮捣蛋、动手能力差等,即使普通发育孩子在成长中也会面临,就在出现问题时针对性地帮助就好。

老公总拿开车打比方:“就像出门开车,难免会有剐蹭,这种事不可能完全避免。真发生了,就坦然面对,把问题解决掉,再总结经验下次注意,总不能因为怕剐蹭就不开车了吧?”

当下不杂。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生活从来不会完全按预期走,我们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提前预判所有可能。

与其纠结未发生的担忧,不如专注当下——问题来了,就解决问题,没事的时候,就好好享受时光。



规划未来,保持底限思考

我对女儿未来的期待,会跟着她的表现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一样。

比如看到她捧着化学元素周期表,能清晰又有条理地说出每个元素的特征,甚至还能自己动手拼出相关模型时,我就忍不住偷偷畅想:说不定她将来能在这方面有所造诣,闯出自己的小天地;可转头看到她写的字歪歪扭扭,连一篇完整的日记都写不下来时,又会瞬间陷入焦虑,忍不住发愁:这样下去,她以后会不会连高中都上不了……

老公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淡定。女儿表现亮眼的高光时刻,他不会过分夸赞,而是趁机引导她多探索;遇到状态低迷的低谷期,他也从不会指责抱怨,只会耐心陪着她慢慢调整。

“最重要的是底线。”这是他常跟我强调的话。面对女儿的未来,他从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更愿意先考虑到最坏的可能。

他总是说:“只有把最坏的情况都想到了,我们才能提前做好准备,给她稳稳的托底。”

我常常觉得,女儿大多数时候的状态都还不错,那些偶尔的小问题,说不定等她再长大些,就能自然而然地改善。

但老公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我们不能等着问题自己消失,必须主动帮她学会控制情绪、调节状态,尽量提前预判那些不稳定因素可能出现的时机,做好应对和预防措施。

他总提醒我:“影响她未来发展的,很可能就是这些‘少数时候’的不稳定。”

他总说,就算是轻度的谱系孩子,想要真正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会面临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困难。而支撑她走下去的两大关键,就是自理能力独立意识——其他所有的能力和发展,都得建立在这两点之上。

是啊,对孩子的未来,我们可以有美好的希望,这些“希望”哪怕奢侈一点也没关系,但关于她生存的“底线”,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掉以轻心。

未来不迎。面对充满未知和变数的将来,老公从不去纠结那些不确定的细节,只牢牢把握住“守住底线”这个大方向。

至于其他的,无论是好是坏,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所有可能——毕竟,比起遥不可及的未来,当下把基础打牢,才是对女儿最好的负责。


过往不,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养育一个特别的孩子,不是要强行把她塑造得正常,而是陪她找到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的方式。

就像老公常说的:“我们不是在修补故障,而是在编写专属操作系统——慢一点没关系,能运行就好。”

凌晨3点的失眠偶尔仍会出现,但因为枕边人,我已不再惧怕。生活从不会因焦虑而改变轨迹,却常因具体的行动拨云见日。

养娃这场修行,终究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她学习适应世界的规则,我们学习放下执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contents@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有任何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咨询“AI顾问”——你的专属个性化AI督导,专业又懂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西楼饮月
2025-11-13 18:12:19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青眼财经
2025-11-12 14:42:01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泠泠说史
2025-11-11 18:10:39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极目新闻
2025-11-13 18:05:15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鲁中晨报
2025-11-13 17:19:01
沈伯洋跑到德国,叫嚣“永不退缩”,话音刚落,大陆已经重拳出击

沈伯洋跑到德国,叫嚣“永不退缩”,话音刚落,大陆已经重拳出击

起喜电影
2025-11-13 14:28:39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吃瓜局
2025-11-13 20:50:11
24GB+2TB ,华为Mate80Pro+ 大升级,性能很炸裂啊

24GB+2TB ,华为Mate80Pro+ 大升级,性能很炸裂啊

科技堡垒
2025-11-13 12:13:45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林峰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1岁

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林峰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1岁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24:26
廊坊7397万体彩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戴墨镜口罩?疑当事人发声,河北体彩回应

廊坊7397万体彩巨奖得主买彩票时衣着怪异戴墨镜口罩?疑当事人发声,河北体彩回应

潇湘晨报
2025-11-13 13:59:58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闻识
2025-11-12 17:13:52
突发!美国,发动空袭!

突发!美国,发动空袭!

证券时报
2025-11-13 21:15:08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51:51
特斯拉不能玩另类了!新国标出炉:单踏板、屏幕换挡将被禁用

特斯拉不能玩另类了!新国标出炉:单踏板、屏幕换挡将被禁用

鞭牛士
2025-11-13 18:33:04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玄龙”升空!中国空军“新家伙”亮相,攻击11或将重塑空战规则

“玄龙”升空!中国空军“新家伙”亮相,攻击11或将重塑空战规则

斗星知识
2025-11-12 21:35:41
2025-11-13 23:44:49
大米和小米 incentive-icons
大米和小米
大米和小米是专注儿童发育与能力提升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3767文章数 914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游戏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英特尔 XeSS SDK 升级至 2.1.1 版本,Meteor Lake 也能用帧生成

教育要闻

首批泰国铁道工程学生来昆学习

跳票半年月多花六千万美元?GTA6打磨品质成本超高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真是活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