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福建小镇的普通青年,做过网吧管理员,搞过游戏私服,最后摇身一变,成了坐拥百亿帝国的“亚洲电诈之王”。
这不是爽文小说,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主角叫陈志,他的发家史,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黑暗寓言。
![]()
他28岁在柬埔寨搞房地产,30岁成富豪,40岁被美国通缉,名下150亿美元比特币被冻结,伦敦19套房产被查封。
他建起高墙铁网的诈骗园区,数千人被囚禁其中,被迫执行“杀猪盘”,日赚三千万美元。他用游艇、名表、外交护照贿赂官员,用暴力镇压反抗者,甚至有人被活活打死。
![]()
而他本人,却在慈善晚宴上谈笑风生,被封为“勋爵”,拿奖拿到手软。
这哪是企业家?
这是披着西装的黑帮教父,是用比特币洗白的现代海盗,是藏在“合法生意”背后的犯罪帝国缔造者。
最讽刺的是,他的“慈善”做得风生水起。
奖学金、捐款、救灾,样样不落,还被称作“柬埔寨最受尊敬的企业家”。可这些善举,不过是洗白的工具。
![]()
资助的学生,学的是他需要的技术;捐款的时机,总在风头最紧时;所谓的“社会贡献”,更像是给犯罪帝国披上体面外衣的公关策略。
他一边在金贝园区逼人诈骗,一边在领奖台上谈“社会责任”。这种荒诞,比任何黑色电影都更令人窒息。
更可悲的是,他的老家,福建连江县晓澳镇,早就知道他在外“做什么生意”。
乡亲们说:“有人给他当司机,几年回国就开宾利。”“年薪百万起步,但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有人叹息:“迟早会有这一天。”
可没人举报,没人揭发,因为“他能带人发财”。
这就是最深的病灶:当暴富成为信仰,作恶就成了捷径。
![]()
在一个被“成功学”绑架的社会里,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你骗了多少人倾家荡产?没关系。你害了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不重要。只要你有钱,有房,有车,有地位,你就是受人尊敬的“大人物”。
陈志的崛起,不是偶然。
他踩准了每一个漏洞:中国对跨境犯罪的执法难,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监管松,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缝隙。
![]()
他用离岸公司、空壳企业、虚假身份,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而那些本该监管的机构,要么被收买,要么被蒙蔽,要么干脆装睡。
他甚至把洗钱玩成了“高科技”:用25个比特币钱包,通过“分散—集中”手法混淆资金流向;用挖矿业务伪造“合法收入”;让钱庄、Telegram黑市、地下银行为他服务。
FBI调查发现,他亲笔记录“BTC洗白”流程,精确到私钥和助记词。这不是犯罪,是“精细化管理”。
而他的“合法生意”呢?
房地产、银行、投资公司,听着光鲜,实则亏损连连。明眼人都懂:这些不过是洗钱的壳,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门票。就像他那个被注销私募资格的“曲速基金”,早已违规多年,却无人深究,直到东窗事发。
![]()
我们总说“天网恢恢”,可陈志逍遥了十几年。直到美国出手,才让这个帝国崩塌。
为什么是国内先立案,却是国外先收网?为什么他的公司长期异常,却还能打着“基金”旗号招摇撞骗?
这些问题,比陈志本人更值得追问。
他的故事,也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别再崇拜“白手起家”的神话了。有些人所谓的“逆袭”,不过是把别人的血,变成了自己的钱。
你看到的豪车豪宅,可能是无数受害者的眼泪堆出来的。
![]()
如今,陈志下落不明,太子集团官网停更,汇旺排队取现的人挤破了头。一场豪赌,终有崩盘时。
但那些被诈骗的人,能拿回钱吗?那些被囚禁的工人,能讨回公道吗?那些被腐蚀的官员,会受到惩罚吗?
我们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一个靠暴力、欺骗、贿赂建立的帝国,再庞大,也不过是沙上之塔。风一吹,就散了。
而真正该反思的,不只是如何抓一个陈志,而是如何不让下一个“陈志”出现。
当社会不再以财富论英雄,当法律真正长出牙齿,当每一个普通人敢于对“灰色暴富”说不,那样的世界,才不会被“电诈之王”统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