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明是发达国家,米菜成奢侈品,牛肉还被资本垄断,韩国怎么了?

0
分享至



前言

夏天抱着半个西瓜挖着吃,周末约朋友吃顿烤肉自由炫牛肉,这些在中国可以轻松获取的日常,到了韩国却成了十分奢靡的生活。

在韩国西瓜得按块买,牛肉要攒钱吃,连大米都卖到几十元一斤。

明明韩国人收入不低,月薪轻松过万,为啥普通食材贵得像奢侈品?韩国人到底吃不吃得起牛肉?



不敢随便吃

去过韩国的朋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路过一家牛肉店刚想拉着朋友进去解馋,扫一眼菜单就默默收住了脚步,不是掏不起那笔钱,是这价格实在得“三思”。

2025年韩国大型超市的数据显示,每公斤牛肉售价高达20万韩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090元,算下来一斤牛肉要500块出头。

别说是顿顿吃,就算是请朋友吃一顿正经的牛肉烤肉,不少韩国人都得提前一两个月规划预算,甚至有人调侃“一年进一次烤肉店,就算给生活‘充能’了”。

这事儿远不止“牛肉贵”这么简单,连日常吃的大米、水果都透着“精致的贵”。

同样是2025年10月的行情,韩国超市里20斤装的大米能卖到6.8万韩元,折合人民币356块多,平均一斤17块钱,这价格在全球能排到第四,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瑞士。



更有意思的是西瓜,因为韩国国土面积小,耕地紧张还常遭台风,西瓜种植成本是中国的3.8倍、美国的2.5倍,被当地人戏称为“金西瓜”。

超市里常见的操作是把西瓜切成小块卖,论块计价,不像咱们国内,夏天买个西瓜跟买棵白菜似的随意。

其实这种“高价日常”,本质上不是韩国人“愿意花高价”,而是资源制约下的无奈选择。

毕竟人均收入摆在那儿,韩国人均年收入已达3万美元,制造业全职员工月薪能有350万韩元(约合1.8万人民币),按理说不至于吃不起牛肉。

但问题在于,“能买”和“敢常买”是两码事:就像咱们不会天天顿顿吃进口车厘子一样,韩国人也不会把牛肉当家常菜,这种“消费克制”,早成了他们生活里心照不宣的习惯。



实在没条件养

要理解韩国牛肉贵,得先看看它的“先天条件”,打开韩国地图就知道,这地方2/3的面积都是山地,能用来住人、种地的,只有剩下的1/3。

韩国常住人口约5000万,可耕地面积只有152.8万公顷(约2292万亩),平均到每个人头上,连一亩地都不到。

这么点耕地,既要种大米、蔬菜养活人,又要腾出地方搞养殖,难度可想而知。

更关键的是“没人愿意干农业”,韩国的支柱产业是半导体和汽车,三星、现代这样的企业,给年轻人的薪资高、社会地位也高。

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挤在首尔的写字楼里当实习生,也不愿回农村种地或养牛。



养牛又脏又累,还得承担疾病防疫的风险,赚的钱可能还不如在公司当文员多,换谁也不愿意选。

就算政府给农业补贴、提供技术支持,也留不住年轻人,毕竟在韩国的职业认知里,“半导体工程师”是“精英”,“农民”是“辛苦活”,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

这就导致韩国畜牧业的“偏科”:猪肉和鸡肉是主力,牛肉产量少得可怜。

2022年韩国畜牧业总产量430万吨,其中牛肉只有70万吨;反观咱们中国,2024年光牛肉产量就有779万吨,是韩国的10倍还多。

一边是需求不少,一边是本土供应跟不上,牛肉价格自然就下不来——这就像一个小饭馆,每天只能做10碗面,却有100个人来买,面价能不贵吗?



不敢放开进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本土产量少,为啥不大量进口?

毕竟国际牛肉价格很便宜,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国际市场每公斤牛肉才7美元左右,算上运输成本,到中国的成本也才30多块钱一斤。

但韩国不敢这么干,核心原因是“怕本土农业垮掉”。

韩国搞了一套严格的“贸易壁垒”:对粮食、肉类、水果的进口有明确配额,一旦超过配额,就要征收天价惩罚性关税。

就拿大米来说,超配额后每吨要征513%的关税,淀粉类更夸张,关税高达800%。



这意味着啥?如果商家想多进口点牛肉,超配额的部分成本会翻好几倍,卖贵了没人买,卖便宜了自己亏,谁也不愿冒这个险。

韩国这么做,其实是怕“断供风险”:一旦放开进口,国际低价牛肉会冲垮本土养牛业,到时候没人养牛、没人种地,万一碰到战争或国际制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大麻烦。

但这种保护也带来了新问题,本土养牛业被几家大公司垄断了,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都在他们手里,价格说涨就涨,消费者没别的选择。



更有意思的是“文化滤镜”的作用。这些大公司把本土牛肉包装成“韩牛”,对标日本和牛(世界上最贵的牛肉之一),还通过营销把“吃韩牛”和“爱国”“有品位”绑定。

韩国人本身就有推崇本土产品的情结,觉得点韩牛比点进口牛肉更有面子,尤其是商务宴请或家庭重要场合,哪怕贵点也得点。

这种“自愿为高价买单”的心态,又进一步推高了韩牛的价格。



结语

韩国的“天价牛肉”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有国土狭小的先天限制,有产业结构失衡的后天问题,也有贸易政策和消费文化的推波助澜。

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纠结。

毕竟要让5000万人既能“吃饱”,又能“吃好”,还得“不怕断供”,从来都不是件容易事。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一村委会原主任被查!

北京一村委会原主任被查!

潇湘晨报
2025-11-03 15:10:41
为什么我在股市从不亏钱,只买一种股票,用最简单的方式持续盈利

为什么我在股市从不亏钱,只买一种股票,用最简单的方式持续盈利

股经纵横谈
2025-11-02 18:18:45
直冲30℃!江西天气又要大反转!

直冲30℃!江西天气又要大反转!

新浪财经
2025-11-04 06:12:43
三上悠亚、五日市芽依、姬咲华、一之濑葵、天川空 岛国明星动态

三上悠亚、五日市芽依、姬咲华、一之濑葵、天川空 岛国明星动态

素然追光
2025-11-04 00:50:03
上海强坐女生腿上的老人“社会性死亡”:名声毁了,家人也被连累

上海强坐女生腿上的老人“社会性死亡”:名声毁了,家人也被连累

史行途
2025-11-03 17:59:52
全网社死!上海出轨律师大有来头,已躲起来,小三航空公司遭围攻

全网社死!上海出轨律师大有来头,已躲起来,小三航空公司遭围攻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3 18:19:03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关于穆斯林认为他们受到就业歧视的问题

关于穆斯林认为他们受到就业歧视的问题

名人苟或
2025-11-04 06:02:41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2 23:52:05
茅台降速:一场宴席的散场,还是泡沫的出清?| 酒水系列

茅台降速:一场宴席的散场,还是泡沫的出清?| 酒水系列

小蜜情感说
2025-11-03 15:54:02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现在,压力给到了上海

现在,压力给到了上海

梳子姐
2025-11-03 11:52:51
苹果正式发布网页版App Store

苹果正式发布网页版App Store

cnBeta.COM
2025-11-04 04:46:21
没想到,去银行提金被拒了

没想到,去银行提金被拒了

邓姐姐的美好生活提案
2025-11-03 18:53:12
跟队记者:米兰球员去国家队受伤然后缺席的循环必须停止

跟队记者:米兰球员去国家队受伤然后缺席的循环必须停止

懂球帝
2025-11-04 07:49:29
加速,四大消息,超预期!人形机器人,11月要走主升浪?(附股)

加速,四大消息,超预期!人形机器人,11月要走主升浪?(附股)

我不叫阿哏
2025-11-03 02:08:51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2025-11-02 07:46:10
他曾在炮兵制造很多问题,调成都军区几年后被撤职,下放到炼油厂

他曾在炮兵制造很多问题,调成都军区几年后被撤职,下放到炼油厂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03 17:20:03
美国夫妻首次来中国,将150万百达翡丽手表放路边测试,结果愣住

美国夫妻首次来中国,将150万百达翡丽手表放路边测试,结果愣住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03 11:11:27
被25w人点赞的中古风小家,看完我悟了:是真的好看又松弛!晒晒

被25w人点赞的中古风小家,看完我悟了:是真的好看又松弛!晒晒

时尚舒适家
2025-11-01 09:00:03
2025-11-04 08:15:00
揽星河的笔记 incentive-icons
揽星河的笔记
最是乱花迷人眼
2936文章数 5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从“无缝入园”到“首乘权益”,冬航季好客山东不断升级出行体验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数码要闻

华为商城Mate 60/Pro系列配件一折促销,9.9元买官方保护壳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