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天下宝藏,于欣赏中倍加爱惜;日理万机之余,常常一边鉴赏、考证,一边整理、收纳。
您是否已猜到,说的正是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朝时,前朝累计下来的历代宝物,宫中已是无所不包。其时还有地方大臣进贡的特产与外国使节引进的舶来品。
康、雍、乾三朝持续一百多年皇家对古董艺术持续地喜爱与扩藏,让乾隆皇帝的天性中彷佛生来自带“崇古”基因同时“横跨东西”。
说乾隆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眼界的人之一恐怕并不为过。
![]()
清人画弘历朝服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于是在众多文物中,经乾隆皇帝手眼的,从中又诞生出一种极具乾隆个人风格的“百什件”,即文物组合。此外,由于嘉庆皇帝的御笔手书也收录在百什件中,又反映出乾隆对嘉庆在文物继承、收纳、组合规范礼仪上的重视。
![]()
乾隆紫檀博古图长方匣
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是乾隆时期百什件的代表,收纳了44件珍玩。
包括玉璧、瓷、书、画、日本漆器、西洋鼻烟壶、集古函珍等品种。其中还收有嘉庆御笔引首,显示此百什件曾为嘉庆内府整理与添做。
![]()
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
百什件匣盒上屉盛装玉器,以书画装饰。下屉分出各个隔间及以屉版堆叠空间放置文物,空间设计灵活。盒中盒,有 “椿梅莳绘方形小套盒”与“英国嵌宝石钟表盒”等。
![]()
匣盒上屉,用来盛装玉器,并以书画装饰。
![]()
清 英国嵌宝石钟表盒
![]()
盒盖面与四侧面皆高浮雕云龙纹,龙身掩映于层云间,忽隐忽现。
“吉笵流辉”花梨木铜器匣是乾隆对古铜器的集合。
匣里装十件铜器,来自于周、汉、唐等时代。它们是:周合符笵、周雷纹彝、周螭梁盉、周素盘、周弦纹觯、汉象表座、汉凫首鐎斗、汉蟠螭书镇、唐龟砚滴、唐兕觥。
乾隆命人仔细测量每件铜器的尺寸后,逐一设计搭配了精致器座。
![]()
![]()
“汉蟠螭书镇”是铜器匣中的一件。
铜器匣共分为三层。下面两层,每层内有五格,各放置铜器一件。
最上一层是浅盘,置铜器谱一册。册页上描绘出文物并清楚写明器物尺寸和表面锈蚀状态及工艺。
![]()
从乾隆对“铜器谱”的编辑,可见皇帝本人对前朝古籍的研读,他要充分地见识古物,从观览古书画、文人笔记中,厘清文物生产制作的脉络;或品评赋诗题咏,或御笔亲书序文,表达一个鉴赏者通古的个人观感,甚至通过古董以史为鉴。
![]()
![]()
另一套花梨木匣。
璧是古代礼天的礼器。
无论在经籍礼书或世人心中,都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
乾隆三十七年(1772),弘历见到一块尺寸巨大,素面无纹,一面平整,一面有形似崩伤的古玉璧,对之格外珍视。为此作 “咏汉玉径尺璧”;十三年后作 “再咏古玉璧”。
乾隆不仅鉴赏并歌咏了古玉的质地、色泽及形式,还有对年代的推断,一反众人汉代说,认为此器古穆,应为虞夏时代的器物。
乾隆认为,图通过拥有这样的远古礼器,心驰神往,可与上古时代神交。
![]()
齐家文化玉璧,附清乾隆时期木架插屏
这两首“咏题”被刻在玉璧光滑的一面上,并加刻“信天主人”、“古希天子” 二玺文。
玉璧另一面还有“五福五代堂古希天子”、“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之宝” 三玺文。分别表示乾隆在七十、八十、八十五岁人生重要阶段的个人印记。
![]()
为了使玉璧随时能赏,乾隆皇帝还为古玉璧配上云龙纹木架,并将两首诗以楷书泥金字刻写于架上,成为随时可赏的插屏陈设。
乾隆包装 ,
源自一份爱不释手,
一看再看的情节……
乾隆皇帝对古董的珍爱还表现在为文物制作各式各样的包装匣盒。
做好后一再重新检视、加以调整,零文物典藏与包装相互辉映。
如,四件“玉器屉匣”。均有命名:“玉英辉映”、“珍集缪林”、“璧聊四美”、“瑶圃生光”。
每屉存四件玉器,抽盖上黑笺以泥金写屉名,屉内根据四件玉器的外形挖出凹槽。
![]()
不同于“百什件” 将书画装饰于凹糟内,这四件是由董邦达绘不同主题的通景,盖背后绫上分别有书题画诗。
当玉璧放入凹槽里,浮雕、镂雕图案又成为画面里别有洞天的新内容。
![]()
乾隆二十一年(1756),曽下旨为九件“嵌金银丝牙骨扳指”配做紫檀木三元扳指盒及三元座。
扳指盒上下结构。紫檀木罩盒盖。三连兽足。
套盒面上布满交错的阴刻填金蟠螭纹。底座也搭配三足造型。盖内为三层盒,每层装扳指三个。
![]()
乾隆藏紫檀木盒及象牙雕嵌金银扳指
![]()
乾隆藏雕犀角嵌银丝扳指
考虑所藏物与包装的颜色搭配,"玉扳指"则配做了枣红色海棠形雕漆盒。内有两层,每层放四枚扳指,故一盒八枚。
![]()
乾隆藏雕玉扳指及其剔红八仙人物双层套盒
紫檀木镶竹丝转盘格子是一件宫廷陈设古玩的最佳范例。
圆柱体的竹簧匣子,既可连排成列,也可以旋转方式向四面展示。
合起来时,是一个圆柱体,打开分为四等份:每份里有不等分的小格子,以紫檀雕刻而制。
小格中所有玉器都配有合适的紫檀木座。配合格子大小,里面藏着不同的的玉件。
![]()
![]()
乾隆藏紫檀木镶竹丝转盘格子
在乾隆皇帝的瓷器收藏上,小件名品如“明成化瓷鸡缸” 以公鸡、母鸡和雏鸡全家觅食、和乐融融的景象著称于世。
![]()
一对明成化瓷鸡缸。
![]()
乾隆皇帝为成对的鸡缸配镂空木匣,匣面刻题御制诗,清楚记明乾隆本人经手收藏的经过。
鸡缸杯从晚明起受到诸如《遵生八笺》、《清秘藏》、《万历野获编》、《敝帝轩剩语》,和清初《高江村集》、《在园杂记》等书中载录的品评观点褒扬,价值一路水涨船高,以至成为成化官窑中纤巧器类的代表作。
![]()
清宫旧藏成化斗彩瓷花蝶纹杯匣,及匣内留存的取物黄条。
乾隆皇帝收储的明成化鸡缸杯,配镂空木匣,匣面刻题御制诗,清楚记明乾隆本人经手收藏的经过。
相较于成化原型,乾隆出品了自己的鸡缸杯,整体造型已经改为直壁纵深筒形,容量更大。
装饰纹样风格大异其趣:一边增加了乾隆皇帝墨书“成窑鸡缸歌”御制诗,一边借由孩童与公鸡互视画面,传达民间传说“斗鸡童”贾昌斗鸡的故事。
御制诗与斗鸡故事的分界,借由湖石、牡丹分景。整排诗文下方又见草坡上母鸡带着三只雏鸡,前后相应情景。
![]()
![]()
清 乾隆 粉彩御题诗鸡缸杯
乾隆皇帝嗜好古物,亲自着手清点、鉴识清宫旧藏文物,逐一认看后再予以配匣盛装,最后依照级别组群入藏乾清宫——这个过程,文物象征了正统皇权以及乾隆自己深获天命所归,系属于合理继承者的角色,理所当然可以重新制作包装,并在新形式中置入乾隆标记,透过重塑,形塑出个人的品牌。不知此举古今中外还有相似案例否?
佳书推荐
《品牌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与包装艺术》
观复慧购价:¥310
出版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作名: Story of a Brand Name-The Collection and Packaging Aesthetics of the Qing Emperor Qianlong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5627942
![]()
![]()
![]()
根据观复博物馆藏【清康熙斗彩鸡缸】、【清乾隆御题诗鸡缸】,观复品牌延申出品【观复鸡缸杯】。由马未都先生作五言诗一首,并组合为“三朝鸣和” 精致套组。
![]()
组合包含:
①观复仿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只
②观复仿清乾隆粉彩鸡缸杯一只
③观复鸡缸杯一只
④仿洞石托台两个
附赠《鸡缸杯的前世今生》图书和视频课程
![]()
2025年又推出“乾隆款”与“成化款”单品精装礼:
![]()
![]()
*开学季85折起活动进行中
*新用户首次进店在首页领取大额优惠券,可与折扣叠加使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