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太阳
在《》一文中,我们指出房地产的三个核心支柱,分别是人房地钱联动机制、全方位建设“好房子”、以城市更新驱动内涵式增长。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接下来的五年里,房地产、建筑施工单位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该如何搭建?供应商企业该如何顺应新发展要求?
本文将为你解读,聊聊十五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
一、建筑供应链发展四个确定性发展方向
要建设符合“十五五”要求的建筑供应链,需在顶层设计上聚焦以下四个核心:
1、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这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关于双碳3060政策,在十五五里将实现碳达峰,建筑产业链又是碳排放大户,如何绿色化发展成为十五五确定性命题。房地产、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供应链的整合者、核心企业,更要承担起推动供应链从“末端治理”转向“全周期降碳”,支撑建筑行业“双碳”目标实现的使命。
首先,绿色标准引领:建立覆盖建材生产、运输、施工、运维全环节的绿色低碳信用评价体系(如北京《建筑行业绿色低碳信用评价标准》),将碳足迹追溯、低碳性能认证与信用评级深度融合,倒逼供应商提升绿色生产水平。
其次,搭建绿色供应链平台:搭建“绿色低碳建材供应商管理平台”(如北京),整合绿色建材认证、供需精准匹配、碳排放全流程追溯等功能,为“好房子”建设提供可靠的绿色供应链支撑。
最后,绿色金融赋能:创新“绿色信用—金融支持”模式(如北京),将碳足迹、减碳成效等量化数据转化为融资授信、利率定价的依据,引导供应商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
另外,十五五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循环经济,在供应链管理中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并应用绿色技术,如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推动建筑物和园区运行能效提升。
2、深化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这是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引擎
近年来,我们看到诸多央国企开始搭建数字供应链平台,通过数字技术消除信息孤岛,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与管理精度。
首先,依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人、料、机”全要素数据,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资源高效调度。
其次,推广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BIM实现设计-生产-施工数据贯通,物联网实现物资验收数字化管控,大数据实现需求预测与库存优化。
最后,构建智能化、平台化的集采商城,实现需求精准匹配、资源高效整合、风险智能预警,从“事务性采购”转向“战略性采购”。
除了资源利用基于数字化手段管理之外,数字化还将推动供应链管理业务的变革。企业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采购全流程自动化,将材料申请、审批、比价、下单、入库等环节在线化、自动化,能显著缩短采购周期,降低人为错误。
通过建设供应链数字化平台,贯通供应链的全过程,实现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最终实现数据驱动业务。
3、构建协同化的共生生态:这是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保障
传统的供应链“各自为战”,通过构建协同化的共生生态,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协同机制。
首先,以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如中建集团、上海建工),整合上下游中小企业,如建材供应商、施工分包商,构建“投建营一体化”生态,即形成“链主+配套”的新型供应链模式。
其次,充分挖掘区域产业集群价值,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建立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如江苏目标2030年培育100家智能建造企业,提升产业链协同率,实现生产-施工-运维链条一体化。
最后,加强与新能源、数字技术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如保利发展在海南的项目与华为合作“智慧家”、与美团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产业-居住”融合。包括当下的低空经济崛起,传统的建筑施工单位想要介入这一块市场,已经不再是建筑领域的产业链协同,而上升到多个产业链之间的协同。
4、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安全:这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基石
首先,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建立“核心供应商+备用供应商”体系,降低供应中断风险。
其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如市场价格、供应商财务状况)实现风险智能预警,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如调整采购计划、寻找替代资源)。
最后,完善应急储备体系:针对关键材料建立应急储备,确保极端情况下的供应保障。
基于上述举措,企业不能只是单一的采购管理,而是要从分割的采购管理升级为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向更大规模的集中要效益。
同时,要构建供应商协同生态,与关键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并通过全球化资源整合与当地化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在利用全球优质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项目所在地的优势资源,以保障供应的稳定性。
在《从采购升级为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明确指出了供应链转型升级五维法则,对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购买。
二、建筑供应链管理从成本控制到价值创造
作为房地产、建筑领域供应链的从业者,一定要进行一场思想大变革,破除旧有思维的惯性,想要让供应链更具竞争力,需要完成从“成本控制”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1、从“链”到“网”
推动供应链向协同共生的“生态网络” 演变,与设计、施工、物流、金融服务等各方结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2、从“规模”到“价值”
竞争焦点从单一的价格,转向涵盖品质、服务、绿色、创新的综合价值。
3、从“被动”到“敏捷”
通过数字化工具建立实时监控与预警机制,对库存、采购进度、潜在延误等进行预警,实现快速响应。
三、采购商与供应链的转型提升方向
对于采购商、供应商具体该怎么做?我们做了如下梳理:
1、采购商
采购商作为供应链的“需求端”,需从“被动采购”转向“主动管理”,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协同化提升供应链掌控力。具体措施如下:
①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快速构建定制化采购管理系统,实现采购流程自动化、数据可视化。应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历史采购数据与市场趋势分析,预测材料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充分与外部生态融合,借助第三方专业平台整合建材供应商资源,通过大数据匹配技术快速筛选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减轻企业寻找供应商的负担。
② 供应链标准化建设
明确采购各环节,如需求计划、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验收结算的标准流程,减少人为误差,提高采购效率。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交货期、绿色认证、售后服务等因素,建立供应商评分机制,选择优质供应商。推动材料标准化,减少材料品种与规格的多样性,降低采购成本与管理难度。
③ 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
重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稳定供应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加强供应商监管,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确保供应商服务质量。共享信息与利益,向供应商开放项目需求信息,帮助供应商提前规划生产;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激励供应商提升产品性能。
④ 风险防控能力提升
多元化供应商布局,避免单一地区或单一供应商依赖,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多家优质供应商,降低区域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财务状况,提前预警风险。同时,关键材料建立应急储备管理,确保极端情况下的供应保障。
2、供应商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供给端”,需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通过绿色化、数字化、柔性化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服务能力。
① 绿色生产转型
积极申请绿色建材认证(如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认证),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采用低碳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满足客户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如再生混凝土可减少建筑垃圾30%。
② 数字化能力提升
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库存管理数字化。接入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与采购商的需求对接、数据共享,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通过客户采购数据分析,预测客户需求,优化产品结构。
③ 柔性生产能力提升
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如特定规格的建材、定制化部品,采用柔性生产线,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建立“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提升客户满意度。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④ 服务质量优化
优化物流配送体系,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建立“售后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提升客户忠诚度。与采购商共享研发成果(如共同研发的低碳建材获得专利)、节能收益,实现“双赢”。
总结
总而言之,“十五五”期间的建筑供应链建设,是一场围绕韧性、绿色、数字化、协同化的深刻变革。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从传统的链式交易,转向构建协同、敏捷、共创价值的生态网络。
未来,建筑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能力”“数字技术赋能能力”“供需协同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四大方面,只有供需两端共同优化提升,才能适应十五五时期房地产“存量提质”“智能建造”“双碳目标”的转型需求,实现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
提升采购与供应链的专业性!
别再闹笑话了!
领取资料快速学习吧!
精选文章导航:
供应链研究:
央国企研究:
合作供应商:
国企供应链:
合规供应链:
《黄太阳供应链笔记》聚焦AI+供应链,建筑采购与建材供应链垂直领域一大号!我们认为未来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商业IP x AI应用 x 供应链,我们致力于服务房地产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与企业,让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出版新书《从采购升级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转型五维法则》,邀你加入共读营!
广告:供应链培训咨询、人物专访、好产品包装、软文发布,请加V:taisam6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