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钟三轩
“好房子”是什么?这是时代的重要命题,更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与实践的过程。11月1日,在2025国际(武汉)智博会上,中建三局在好产品展区里,围绕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给出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勾出“好房子”的样本蓝图。
“好房子”应是“好产品”
记者在中建三局好展品展区里看到,一面多功能家具墙,一分钟即可实现快速拆装,让室内空间随需而变。而模块化集成厨房里,结合生活场景对收纳进行了重新设计,岛台集成制冷垃圾桶,不同部位可分别实现伸缩和升降。集成卫浴则实现零降板、薄墙体、插拔式水电等功能,4天即可完成整体安装。
![]()
集成厨房
![]()
集成卫浴
同样,通过把隔音门、窗、隔墙集成设计,整体隔音量能做到50分贝左右。在外墙方面,实现了装饰、保温、防水、围护一体化高度集成,现场安装效率能提升40%。
针对建筑的交通、空气质量以及能源问题,中建三局全球首创的多轿厢循环电梯,实现“一井多梯”,现场模型展示了2井道8轿厢的运行逻辑。
展会上,同步推出了“壹品定制家”系统,客户可以通过平台为同一户型生成数百种组合方案,支撑每个客户自己定义自己的家。
为何会展示这些产品?中国建筑智能建造研究院好房子研究中心主任王能林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打造“好房子”不仅仅是建一个房子,而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全周期服务的解决方案。
因此,中建三局正以“好房子”建设为抓手,促进企业从“工程思维”转向“产品思维”,从“建造”延展至“产品+服务”,向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全面转型。
以数据贯穿“好房子”全生命周期
当前,中建三局基于中国建筑集团“好房子”营造体系,依托建筑产业互联网,正在积极构建“高、优、雅、智”工业化壹品好房。
“我们以航空航天行业为参照,进行好房子产品化转型。”中国建筑智能建造研究院好房子研究中心主任王能林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打造“好房子”需要完整的标准体系,合理的设备执行。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数据标准既是基础也是核心。为此,中建三局打造了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让建筑数据从设计、建造、施工的各个阶段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实现数据统一。
他举例说,以前的设计是将传统的图纸用BIM技术转化为三维建筑模型,大都仅用于碰撞检测,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但实际建造思维并没有转换,有点“大材小用”。
现在,他们利用自研的“云锦”协同设计平台进行正向设计,一开始就呈现出三维建筑模型,不仅是机电、管道碰撞检测,施工所需的部品部件的数据以及后期装修时各个模块的数据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同步,用数据贯通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
打造供应链互联网
“我们对内有了统一的标准,但如果对外的数据交互是断开的,供应链上的模型标准不一样,那还是没办法打造‘好房子’。”王能林解释说,就以集成厨房为例,我们的公差标准在毫米级,但主体结构一般在厘米级,在新标准下,就需要供应链上企业围绕整体性能“对齐颗粒度”。“通过智博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不仅能了解行业最前沿信息,还能加强沟通合作,集合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共同建设开放、融合的供应链生态圈。”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