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蒋介石几十年的军政生涯中,军统是其手下重要的爪牙。在这支神秘力量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大特务,最著名的莫过于戴笠,郑介民,毛人凤等人。作为专门替蒋介石做见不得勾当的组织,老蒋对于军统要求也特别高,能够获得其信任的特务大多具有浙江人的背景。然而在这一要求下,海南人的郑介民为何能够在一众特务中脱颖而出,成为老蒋信任人之一的呢?
![]()
剑走偏锋
郑介民是海南人,这一身份其实在蒋介石的军政环境中并不讨好。
老蒋用人最喜欢用老乡,在浙江范围内,越靠近奉化老家,越得信任。
军统曾经的当家人戴笠,以及后来改组成保密局之后的保密局局长毛人凤都是浙江人。
![]()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郑介民作为一名非浙江籍的军统特务,能够在几十年的军政生涯中获得老蒋信任,甚至去到台湾之后依然屹立不倒,颇能看出其手段的不俗之处。
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后,一时间成为众多有志青年非常向往的革命圣地,于是在当时有志青年纷纷南下报考广州黄埔军校成为了一种潮流。
立志在乱世中闯出一番名堂的郑介民也跟随着这种潮流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
然而在第一期的考试中,郑介民不幸落选,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继续报考第二期。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成为了黄埔二期的学生。
黄埔二期正常来说也算是非常难得的起点了,但是只靠这个身份就想成为老蒋心目中的栋梁还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拿出足够分量的东西作为投名状,获得老蒋的青睐。
![]()
郑介民的投名状
在当时,第二次北伐已经获得阶段性胜利,蒋介石已经成为手握兵权的重要人物。
老蒋此时一门心思想要排除异己,对于其他地方军阀,想方设法对其进行打压,西南地区的新桂系军阀成为他的心头大患。
![]()
而在此时,新桂系军阀实力已经让老蒋不可小觑,李宗仁坐镇武汉遥控全局,桂系的另一位将领白崇禧都坐镇华北,两大双子星遥遥相望,成为蒋介石颇为头痛的存在。
如何破局成为老蒋反复思考的问题。而其麾下幕僚杨永泰则向其献计,面对如此强敌,并不能贸然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于是,老蒋开始转变思路,想方设法对新桂系进行分化。
![]()
面对老蒋此时的想法,一直渴望出头的郑介民主动请缨。他毛遂自荐,主动要求进入新桂系内部,对其进行分化拉拢。
蒋介石此时正愁无人可用,他见郑介民主动站起来,愿意去执行这项任务,也欣然同意。
而郑介民之所以敢站出来承担此项任务,正是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之前有位老朋友叫做李宗义,而李宗义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桂系首领李宗仁的弟弟。
![]()
而在此时,李宗义也在桂系内部担任重要职位。郑介民便想着借着靠近李宗玉的机会,栖身于柜系内部,对其进行破坏。
面对郑介民的投靠,李宗义内心并不设防,毕竟是多年老友,他并不以为郑介民心中能有什么坏心思。
然而,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郑介民进入桂系内部之后,利用职务之便和李宗义的信任,开始大肆收集新桂系内部的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报送到老蒋的桌头。
![]()
蒋介石利用这宝贵的情报,对症下药,对桂系内部进行了大肆的破坏。而郑介民为了进一步凸显自己的功劳,在其巧妙安排之下,竟然刺杀了李宗义。
曾经的朋友情谊在前途利益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郑介民为了投靠取悦老蒋,竟然用自己兄弟的信任和心血成为了自己的垫脚石。
![]()
新桂系此时虽然看着势力庞大,但是由于扩张过快内部也有诸多裂痕,并非是铁板一块。再加上蒋介石等人如此对症下药的大肆破坏,内部很快产生了动荡,蒋介石乘胜追击,李宗仁只能从武汉逃回广西,而华北的白崇禧更是在部队哗变之际在廖磊的掩护下仓忙逃跑。
原本以为能和老蒋进行一战的新桂系势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而郑介民也凭借此番表现,一跃成为老蒋眼前数一数二的风头人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