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丹徒山正秋高气爽。
孙策带着人去打猎,马蹄子踏得山响,惊飞了树上的鸟,可这一踏,也把江东的半壁江山给踏碎了——他从马上摔下来,三支毒箭直接扎进了胸口。
那个横扫江东的“小霸王”,到底没躲过这场早有预谋的刺杀。
![]()
后人都说,这是许贡的门客报仇。
但回头看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这背后,其实是江东那些士族大佬们,合起伙来给孙策算的一笔总账。
而这,或许就是孙策和孙权兄弟俩,为啥成就不一样的关键。
一、外来者的“打出来的江山”
孙策的江东之路,根本不是“老乡回家”那么温情。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他爹孙坚讨董卓战死了,17岁的孙策带着老爹的老部下投奔袁术,成了袁术手下最能打的兵。
后来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他跟袁术说“我帮你平定江东”,就带着一千多号人离开寿春,自己出来闯天下。
可在江东那些士族眼里,这小子就是个“反贼的马仔”。
当时的扬州刺史刘繇,是朝廷派来的正牌官员,代表着东汉正统;江东本地的顾、陆、朱、张四大家族,虽然没明说帮谁,但早就跟刘繇暗中勾结了。
孙策一来,等于抢了人家的地盘,矛盾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
为了站稳脚跟,孙策只能靠打。
他先在曲阿打败刘繇,又在秣陵杀了笮融,一路横扫江东六郡。
但“剿匪”的代价是血腥的:乌程有两个姓邹的、姓钱的大家族,不肯给他送粮草,他直接把人家满门都杀了;会稽有个名士叫周昕,因为跟袁绍(袁术他哥)是老熟人,被他随便安个“谋逆”的罪名给砍了;还有个挺有名的读书人叫高岱,就因为不肯给孙策注释《左传》,直接被抓进大牢,最后不明不白死了。
这些杀戮,表面是震慑反抗者,其实是想让江东士族认“孙氏”这个外来户。
但孙策没明白:士族要的不是“臣服”,是“自己人掌权”。
真正让矛盾爆发的,是许贡事件。
许贡当过吴郡太守,算是士族里的代表人物。
他见孙策势力越来越大,就偷偷给朝廷上书,说“把孙策召回京城,不然放他在外面就是后患”。
这本来是士族跟朝廷的正常联络,结果被孙策截获了。
孙策气得不行,直接把许贡杀了。
他没想到,许贡那三个门客,成了士族复仇的“刀”。
你想啊,在那个年代,信息靠快马传,情报网全被士族攥在手里。
那三个门客能精准埋伏在孙策必经的路上,还能伪装成韩当的部下——没内部人帮忙,根本不可能做到。
![]()
二、小霸王的“硬伤”:只懂打,不懂“拢人心”
孙策的悲剧,就在于他太迷信武力了。
他像个经验丰富的武将,却不懂“治世得靠文”的道理。
江东刚定的时候,他虽然也提拔了吕蒙、凌统这些寒门人才,但真正的权力,始终攥在自己和淮泗系武将(比如周瑜、程普这些跟着他爹孙坚出来的老兄弟)手里。
对顾、陆、朱、张这些在江东盘了几百年的世家,他一直防着:陆绩因为反对他称帝,被他贬到外地;陆逊明明有才华,却被他雪藏了好多年,直到孙权继位才慢慢启用。
这种“见谁都防”的做法,让他成了孤家寡人。
史书记载,孙策打了千里江山,威震天下,但也落了个“刑杀过差”的名声——杀的人太多,手太狠。
所以他遇刺那天,身边就几个亲卫,那些被他打压的士族,早就盯着他呢,只等一个机会。
![]()
孙策临死前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这话既是兄弟托付,也是他对自己“草莽帝王”身份的清醒认知:他能打下江山,却守不住人心。
三、孙权的“软办法”:用隐忍把“反贼”变成“自己人”
孙权跟他哥不一样,他哥是那种横冲直撞的猛将,孙权倒像个会补窟窿的手艺人。
他19岁继位时,江东简直是个烂摊子: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了,宗室孙辅偷偷勾结曹操,山越部落趁机作乱,淮泗系武将和江东士族还互相看不顺眼。
但孙权用十年时间稳住了局面,靠的不是打,是“软”。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那些士族大佬们稳住。
对顾雍、陆逊这些家族,孙权放下身段亲自去拜访,甚至给陆逊的侄子娶自己的侄女,用联姻拉关系;对寒门子弟,他搞了个“劝学坊”,让他们也能读书当官,给吕蒙、鲁肃这些非江东籍的人才留上升通道。
![]()
后来的人说,孙权纳鲁肃于凡品(从普通人里提拔鲁肃),是他聪明;拔吕蒙于行阵(从士兵里提拔吕蒙),是他开明;抓了于禁不杀,是他仁厚;后来夺荆州,兵不血刃就搞定了,这叫聪明。
这些操作,让他慢慢把“外来政权”变成了“江东共主”。
更重要的是,孙权会借势。
建安十三年,曹操带大军南下,江东上下都慌了,张昭这些人全主张投降。
孙权却力排众议,联合刘备在赤壁把曹操打回去了——这不仅保住了江东,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后来他又派卫温、诸葛直去夷洲(台湾),把台湾纳入中国版图;在内部搞屯田、修水利,让江东从战乱里缓过劲儿来。
这些成就,是孙策用武力永远做不到的:孙策的成就停留在“拓土”,孙权的成就在于“守成”和“发展”。
![]()
结语: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孙策的死,不是意外,是江东士族对“武力征服”的集体反抗。
他用三年打下江东六郡,靠的是“小霸王”的勇猛;可他不懂“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孙权呢?他用隐忍和智慧,把“反贼的马仔”变成了“江东之主”,让孙氏政权在江南扎了根。
历史早就说明白了:孙策是开天辟地的人,从0到1打下江山;孙权是守业的人,把1变成了强。
论对东吴基业的稳固和发展,孙权的成就肯定在孙策之上。
那个在丹徒山陨落的小霸王,到死可能才明白:能让政权延续百年的,从来不是匹夫之勇,是能容人的胸襟和治国的智慧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