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乌泱乌泱、没完没了的乌克兰无人机,俄罗斯也是压力山大——打吧,这铺天盖地的量实在不小,就是地主家也扛不住消耗;不打吧,也不行,毕竟这些无人机打击的目标越来越要命……
![]()
目前,俄罗斯武装直升机在打击乌克兰远程无人机时,不仅会使用机炮,还会动用“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这种做法尽管看似不寻常,实则是单兵防空武器的一项常规功能——尽管便携式的单兵防空导弹系统对乌克兰无人机的打击效果似乎并非最佳,但这种武器获取方便,并且有相对成熟的配套直升机挂载组件,以及便宜的装备成本,让这种反无人机方案更具可行性。
![]()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米-28N(Mi-28N)武装直升机的照片,该机搭载了“斯特雷茨”(Strelets)系统以及带有4个发射管的发射模块。尽管未直接提及作战对象,但这种配置显然是为对抗无人机而设。
长期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都有使用武装直升机执行反无人机任务的记录。此前双方执行这类任务时,但其主要使用机炮甚至机枪,成本相对更低,不过打击效率也不高。
![]()
如今,俄方似乎已在直升机上加装导弹系统,这会使打击成本大幅上升。但与此同时,该系统或许能更可靠地拦截速度更快的目标。此外,俄罗斯显然储备了大量便携式防空导弹,而这类武器在过去的使用率并不高。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推测目前仍缺乏确凿证据,但就当前情况而言,俄方采用这种空对空组合配置,尚无其他合理解释。
“斯特雷茨”系统可以实现“针”式导弹从各类海基、陆基和空基平台的自动化远程发射,适用平台包括米-28N和卡-52(Ka-52)武装直升机。若部署两个或以上该类发射模块,还可实施齐射。
![]()
该系统的设计采用了与步兵版“针”式导弹通用的标准发射管,主要区别在于:供电和制导冷却单元位于发射模块后方,而非发射管下方。目前尚不确定便携式防空导弹拦截乌克兰小型轻型无人机的效果究竟如何。这类小型无人机的热信号较弱,构成的威胁更为复杂,但较新型号的“针”式导弹受热信号强度的影响,已比早期型号小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