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10月24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开幕。西班牙、泰国、保加利亚等国的市长来到郑州阜民里参观,并在城市阳台开展情景对话。
本次对话以“旧巷文脉·新韵共生”为主题,各国市长立足阜民里街区改造新貌,探讨各自城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
![]()
郑州阜民里因紧邻老郑州南城门阜民门而得名。上世纪20年代郑州建立了商埠,此区域紧邻火车站,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员,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连片棚户区。如今街区更新改造后总建筑面积4.5万平米,涵盖餐饮美食、休闲娱乐、非遗文创等多类业态,正在成为郑州文旅新地标。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3万人次。
郑州市副市长张艳敏介绍,阜民里街区改造遵循“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以“老郑州+新青年”为主题开展有机更新,“打造阜民里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街区,使这个百年的老街巷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西班牙帕洛梅克市市长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也分享了保留古街外观和更新内部空间的经验:“我们在历史街区打造文化创意工作坊、社区图书馆和餐厅,同时保留弗拉门戈壁画、庭院瓷砖等承载市民记忆的西班牙文化符号。”传统和现代元素的结合,让历史街区不仅是静态的文化博物馆,还成为充满现代生活烟火气息的场所。“保护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概念,可以相结合来实现一种和谐。”
泰国清迈副市长珀查娜·西森拉帕南也分享了城市更新的清迈方案。“我们把步行街打造成周末集市,并预留空间给年轻人开展音乐演唱等活动,提供一个落脚点来吸引他们的回归,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的代际延续。”珀查娜·西森拉帕南表示,当地也在努力推动寺庙等特色古迹的申遗工作。
![]()
郑州友城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尼古拉·科列夫提出,“我们需要携手共进,需要进一步融合,尤其是链接过去与现在。”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方面,舒门市一方面模拟遗址保护的实际的场景,让游客与历史遗迹开展互动;另一方面避免同质化,挖掘城市自身特色,采取差异化的遗址保护策略,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
“文化遗产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线索。”尼古拉·科列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立足古丝绸之路链接各国的典型案例,“这个倡议推动了沿线各国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对于未来和郑州在文旅和城市更新方面的合作,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提出了数字孪生街巷联合实验室、双城艺术家互访共创的街巷文化活化项目,以及名为“时间走廊”的双城主题旅游路线。“希望通过双方的交流建设,让街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
“郑州给了我们很多灵感。”珀查娜·西森拉帕南表示,本次活动将成为清迈与郑州交流合作的新起点。(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赵以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