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员到一定的年纪,就要“告老还乡”。
还乡,不仅仅是回到家乡那么简单,还意味着日子从此清清静静。
就像《韩贽传》里写的:“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关于退休,也留下很多的俗语,从个人情感、权势向往、健康等,做出了总结。
余生好好过日子的退休老人,坚持“衣有三不穿,饭有三不吃,门有三不进”。
![]()
衣有三不穿:形象朴素。
“人靠衣装,马靠鞍”,很好的打扮,会让自己精神焕发。
什么是好的打扮?不是穿金戴银,标新立异,而是“得体”两个字。
退休了,朴素,最得体。这一下子就树立了慈祥老人的形象,和周围的人,也打成一片,显得低调。
1.不穿过去的工衣,不再留恋过去的身份和荣誉等。
在古代,一个官员的衣服,是有严格要求的。不能乱来。黄色是一般人不能触碰的,这代表皇权。
人一旦老了,离开职场,官服就不能随便穿了。否则就乱了规矩,要被处罚。
现在没有古代讲究,但一些衣服还是有硬性规定。我们不要把过去的工衣,当成显耀的资本。非要穿,也是按照安排,在某些重要的场合。
2.不穿花俏的衣服,不装嫩,承认自己是一个老人。
一个退休的人,也是一个老人了。还打扮花枝招展,这可能让人生厌。
就是在家里,婆婆打扮比儿媳还花俏,这多少有些让人不适应。
特别是一些奇装异服,露胳膊露腿的,这不仅不好看,还容易着凉。
老人的打扮,应该更趋向于传统。如果有集体活动,那打扮也不要出格了,避免为老不尊的形象。
3.不穿别人的旧衣,避免影响做人的底气。
现如今,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了。一个退休的老人,还到处捡别人的衣服穿,这显得寒霜。也许自己的 孩子,也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
网上有一个话题:穿别人的旧衣服,会让人自卑吗?
对于在乎的人,爱面子的人,多少有一些自卑。
还是穿自己的衣服吧。要穿旧衣服,也是“自家人的”,而不是外人的。
儿媳买的,女儿给的,这令人骄傲,是孝道;外人施舍的,是另一回事。
正确的穿着打扮,会给人精气神。
![]()
饭有三不吃:社交简单。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晋朝大司马张翰,和一群朋友一起吃饭。忽然触景生情,想起老家的菰菜、莼羹、鲈鱼脍,泪流满面。
过了几天,他就告老还乡了。
他忽然领悟到,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图个开开心心,怎么能够长期为了一口饭,就到处漂泊呢?
要懂得,一顿饭,也会带着人情世故。
退休老人,闲来无事,也会聚一聚,大家一起吃点什么。或者某人邀约,特别吃点什么。这时候,你应该注意,是否要去。
第一,找你办事的饭,“不吃”就是避免用过去的影响力,干扰后人的职场。
一些人,离开职场了,但是影响力还在。毕竟,在职的时候,提拔了一批人,或者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人就盯着你的“影响力”,需要你去帮忙办点什么事情。
帮人办事,是很麻烦的。人家正因为事情棘手,才找你出面。你何必去蹚浑水。
退休了,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也要继续懂得职业道德,而不是碍于人情,就要成就什么事。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避免。
第二,拼命喝酒的饭,“不吃”就是保护自己的健康。
喝酒伤身,这道理谁都知道。一定要保护好身体。
不仅仅自己不喝酒,就是别人喝酒,也要劝说,少喝。醉酒,对谁都没有好处。
遇到喝酒厉害的饭局,还是建议提前离开。预判了的话,不去就最好。
第三,自己抱恙时,拒绝别人请客吃饭,这是人之常情。
人退休之后,也进入老年,难免有什么病痛,或者身体不舒服的。
这时候,大鱼大肉要拒绝,并且车马劳顿也要避免。
亲戚朋友家的红白喜事,也是随礼,人不要到场。让子女去,也是好办法。
吃饭之前,打听清楚情况,再决定是否去,这是最靠谱的做法。
![]()
门有三不进:日子清静。
现在,都流行关起门来来过日子。
退休了,夫妻在一起,三餐四季,一屋两人。
如果常常 有人来串门,你会很不习惯,甚至都觉得难搞卫生,怕被打扰。
反过来,你去他人家串门,他人也是这感受。
过去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随便走动,还常常在一起瞎聊,某家组织大家一起做糍粑等。现在,多数人在城里,情况变了。
其一,少进原单位的门,不打扰老同事。
宋代的王安石,收到苏轼的信。信中,苏轼希望王安石帮一帮秦观,让他调到好一点的地方。
王安石已经退隐到江宁了,就直接回复苏轼:“离开朝廷多日,已经爱莫能助。”
是的,原单位不再是你的天地,还是不要给老同事添麻烦。
你就单位喝茶,同事们忙碌,这对比之下,也不是滋味。
关好生后的门,人才真正重新开始。
其二,不进邋遢的门,你去了也坐立不安。
一些家庭,进门就闻到味道,坐下来就腻乎乎的。你敢去吗?
这样的家庭,不管是邻居,还是长辈,还是晚辈,都不要去走动。真的,一去了,一整天都不舒服。
其三,不进风月的门,保持洁身自好。
有退休金,人的活动会很自由。但千万不要自由太过分了。
风花雪月的地方,一定不去。这会给子孙蒙羞,让爱人伤心。
人老了,要留德给子孙。否则,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都白干了。
不去他人家串门,也拒绝他人来串门,这应该慢慢变成一种默契。
![]()
《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可见,职场上,老人受尊重,这是历史以来就有的。
退休之后,我们要延续这份尊重,言行举止要对得起这份尊重。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自己的教养。
我们离开职场,换一种更加轻松,也更加自律的生活,做人有分寸,做事有态度。
我们往后做不出大事,但一定可以做出好榜样。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