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腔调”在上海话中是常用词,有“派头”“格调”“气势”等含义。在上海话语境中,若说某某有腔调,绝对是夸赞。有时,我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里惩恶扬善的人民警察应该有什么样的腔调?是雷霆万钧霹雳手段之下的威严,还是轻声细语躬身为民的柔情,还是兼而有之,或还有其他的答案。
工作职责使然,我经常下基层采访,记录民警在关键时刻不惧危险挺膺担当、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故事。这些年采访过的民警不计其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的故事被慢慢忘了,但唯独对其中两个人印象深刻。只要看到或听到“腔调”两个字,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他们。
那个声名狼藉的“老大难”社区是老王自己挑的,从巡警转岗到社区后,领导给了几个社区让他挑,他独独相中这个,领导把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这个社区治安确实糟糕,林林总总有100多家棋牌室,其中还混杂着两个赌场。这些赌徒精得很,在派出所门口设了观察哨,这边抓赌民警刚出门,那边就收到消息作鸟兽散,屡次整治却断不了根。如何将这些家伙一网打尽,老王的脑海里跳出了“擒贼先擒王”这个词。如果把最大的一个给端了,杀鸡给猴看,其他的也就好收拾了。老王秘密侦查了六七天,弄清楚赌场内的各种情况,决定收网。收网那一天,他先给所里打了个电话,然后悄然来到门前,一脚踹开,冲进屋内,大吼一声:“都举起手来!不许动!”正在忙乎着的二十几个赌徒一下子全都蒙了。等回过神来,见老王孤身一人,有几个赌徒想顺着墙根往外溜。老王把警帽用力往桌上一扣,厉声喝道:“想走,今天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这些赌徒被老王的腔调吓得不敢动了,老老实实地呆着原地。没多久,增援同事赶到,赌场被一锅端。老王“一战成名”,在辖区内迅速树立了威信。他用了二十年时间,愣是把这个远近闻名的“问题小区”打造成“平安福地”。退休前,老王穿上了“白衬衫”,这是一个基层民警至高无上的荣耀,同事们纷纷祝贺,都说是实至名归。
老徐是位宣传民警。上世纪90年代一天深夜,老徐接通知,要随当时的市局特警大队实拍查赌。他是打头阵的三人小分队队员之一。到了现场,特警队员一脚将门踹开。见有警察进来,赌徒顿时乱作一团。不知是什么原因,门突然被关上了,而大部队还未跟着进来。面对场内40多个赌徒,三人心里不慌是假的。见此情形,特警大队长一个箭步跳上赌桌,掏出手枪,子弹上膛,边喊“不许动”边转着圈用枪口压制着赌徒,旁边的特警也举起微冲震慑着众人。情急之下,老徐举起手中的摄像机,大喝一声“都不许动”,并将镜头对准这些赌徒。摇晃镜头和现场声后来都在节目中原汁原味地播放出来,观众看了直呼过瘾,都说这样的警察有腔调。清场时发现赌桌下面藏着很多砍刀和土枪,这才让老徐感到后怕。他坦言不顾一切冲锋陷阵时,心里是无惧无畏的,对宣传民警来说,摄像机、话筒,就是震慑不法分子的“枪”!
某日,与同事聊天,他的独到见解让我对警察的腔调有了全新理解。他说,一个警察在群众眼里到底有没有腔调,就看他是不是业精技强,心怀匠心,潜心做事,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按照他的定义,刑警从日常中发现“反常”,打开破案迷宫之门,直捣真凶;巡警火眼金睛,从不起眼的蛛丝马迹中识疑,精准锁定逃犯;交警不偏不倚,准确划定交通事故责任,上演“教科书式”执法;窗口民警业务娴熟,不厌其烦帮助群众疑难户口理清线头,列出所缺材料,等等,都不失为一种警察的腔调。如此正能量的警察腔调自然越多越好、越浓越赞,群众乐享这种惠民红利。
原标题:《欧天长:警察的腔调》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王瑜明
来源:作者:欧天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