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创首发文章,抄袭洗稿必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当然也拥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县,当中有不少甚至连县名、县城都已经延续数千年,尤其是在中东部地区,几乎随处可见;
![]()
我国的千年古县
与之相对应的,我国也还有一些非常“年轻”的县,他们的“年龄”可能只有数百岁,甚至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形成;
而在这些“年轻”的县里,有一个那是相当的“另类”;
这就是双湖县。
双湖县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管辖,其辖区面积高达11.67万平方公里,但目前人口只有约1.5万;
![]()
双湖县位置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我国中东部的一些省,比如江苏,面积也才10.72万平方公里,浙江面积更是只有10.56万平方公里,但前者目前常住人口却高达8526万,后者也有6670万;
相比之下,双湖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地广人稀!
![]()
双湖县地图
不过,单单一个“地广人稀”,自然还远远谈不上“另类”,在全城探秘看来,真正能让双湖县在我国诸多的县里“脱颖而出”,并足以用“另类”形容的,还在于双湖县的以下几个特点:
1.双湖县是一个建立在无人区的县。
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而双湖县所在区域属于青藏高原腹地,不仅面积辽阔,南北跨度也非常大,从北向南横跨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冬布勒山以及唐古拉山等高原上的高大山脉,平均海拔更是高达5000米;
![]()
青藏高原
如此高的海拔,使得这片区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一方面,就是典型的高寒缺氧;
温度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双湖县所在区域的高海拔,使得当地年均气温只有零下5摄氏度,一年之内有超过280天会出现霜冻,仅有不到60天属于无霜期,即使在最热的八月份,夜间也会有霜冻出现;
同样随海拔高度抬升而下降的,还有空气中的含氧量,跟我国内地相比,双湖县所在区域的含氧量非常低,年均含氧量只有前者的40%左右,冬季更是下降到30%。
![]()
双湖县大部分区域高寒缺氧
另一方面,区域内还有离谱的大风天气;
双湖县所在区域,原本就处于青藏高原的一条风带上,更关键的是,当地虽然海拔非常高,但地势却相当平缓,不仅山地不陡峭,平均坡度仅有10度左右,海拔落差也非常小,山峰与谷地的高差也只有50-500米;
地势平缓,对风势削弱有限,再加上高海拔区域植被稀疏,导致当地非常容易出现强风天气,一年之内有200天以上会出现超过8级的大风,年均风速达到每秒4.9米;
![]()
双湖县虽然海拔高,但地势平缓
海拔5000米的高原,8级以上的大风,你就说离不离谱?
更别说,高海拔还会导致日照时间增加;
双湖县所在区域年均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由此导致当地的蒸发量也非常高,年蒸发量高达2200毫米以上,而区域内年降水量却低于150毫米,还不到年蒸发量的1/10;
这也会导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缺水。
寒冷、缺氧、高海拔地区的大风以及缺水,这四个问题,任何一个拿出来,都会对人类的生存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更何况是全部具备了;
![]()
双湖县自北向南有多条高大山脉
也正因如此,双湖县所在区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根本无法常年居住,只在夏季才会有少数牧民游牧到这片区域;
这也意味着,双湖县,其实是一个真正在无人区建立的县,而5000米的海拔高度,也让其成为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
![]()
双湖县处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区域
2.双湖县还是我国最年轻的县。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双湖县所在区域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无人区,无人居住,自然也就谈不上设县;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随着新中国成立,西藏也进入了和平稳定时期,人口迅速增加,由此也导致一些区域出现了牲畜多而牧场不足的问题;
![]()
双湖县草场
七十年代初,为缓解区域草畜矛盾,那曲组织申扎和班戈等县组成了18人工作组,深入双湖县所在区域进行勘察,彼时这片区域属于无人区,大部分草场都还保持着原始风貌,游牧发展潜力较大;
在此基础上,1976年1月18日,西藏正式批准正式成立那曲地区双湖办事处,十多位牧民带着几百头牲畜从申扎县来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常住居民;
接下来的几年,原属申扎县、班戈县的8个公社相继划入双湖办事处,大量牧民到此定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逐渐形成了一座常驻人口超过1万的城市,建县条件逐步成熟;
![]()
曾经的双湖特别区
于是在2012年11月15日,双湖县正式建立,并在2013年7月26日挂牌,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县。
从1970年代到2012年,双湖县由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到正式建县,用了大约40年时间,在上面,全城探秘已经详细介绍了这片区域的自然条件有多恶劣;
![]()
而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区域,从零开始建设一座全新家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已经80多岁的白玛老人,是双湖县的第一批居民,当回忆起数十年前来到这里的经历,他仍然有着无尽感慨;
白玛原本住在申扎县,从故地到位于双湖县的新家,虽然距离并不算远,但恶劣的自然条件让这段路程却变得无比艰难,走完一次单程,就需要花费一个月,而白玛已经记不清自己来回走了多少次;
![]()
双湖县与申扎县
对于新家园,老人却记得很清,“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靠人背畜驮,一锹一土,盖起了房子,建起了羊圈和牛圈。”
双湖县,不止是我国最年轻的县,更是包括白玛在内的双湖人,用一双手在这片无人区完成的奇迹!
![]()
双湖县城
3.双湖县更是我国最快搬迁的县。
2012年双湖县成立后,高达5000米的海拔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这片区域原本就是无人区,在此之前基础设施也几乎是空白,双湖县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其电网一直无法跟全国电网连通,处于孤网运行状态,当地居民的用电问题只能依靠光伏供电解决,不仅可靠性差,电能质量也不高;
![]()
一直到2019年,国家投资6亿元,新建两条总长270公里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包括双湖县在内的区域用电问题才得到缓解。
此外还有交通设施问题,双湖县政府驻地位于索嘎鲁玛,不仅海拔高,距离西藏首府拉萨也超过650公里,中间的交通状况非常差,不仅有超过50公里的沼泽地,甚至还有近300公里区域根本就没有路;
![]()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去拉萨了,2017年前从那曲市区到双湖县,开车都需要两天才能到达,迷路、陷车等情况经常发生;
这也使得双湖县居民与其他地方的联系非常困难,面临着用水、上学、看病以及出行等诸多困难问题。
另一方面,双湖县11.67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有超过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属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比超过一半;
![]()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面积高达29.8万平方公里,既是我国最大的陆地自然保护区,放眼全球,也仅次格陵兰岛国家公园,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活的动物,大多也都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濒危野生动物,比如藏野驴、藏羚羊以及野牦牛等;
大量人口定居,导致这片区域出现草场退化等问题,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因此受影响。
![]()
为了让当地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为了保护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2018年,西藏决定实施包括双湖县在内的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规划;
2019年,双湖县嘎措乡、措折羌玛乡以及雅曲乡的2900名牧民成为首批搬迁居民,他们告别了平均海拔5000米的家乡,来到近千公里外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
![]()
森布日村风景
2022年7月,第二批大规模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工作开启,包括双湖县在内,超过1.3万人搬迁至森布日二期安置点;
森布日安置点毗邻有名的雅鲁藏布江,平均海拔只有3600米,相比海拔5000米的双湖县,环境更加宜居,并且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活动中心、医院、学校、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
![]()
森布日村安置点
除此之外,森布日区位条件也更好,不仅距离拉萨市区只有60多公里,还临近机场、铁路以及高速公路,交通便捷程度显然也远非原属无人区的双湖县可比。
![]()
森布日村安置点条件非常不错
而双湖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再次恢复了无人区的原始风貌,曾经热闹的双湖县城,目前也只剩数百人,大部分居民只在放牧的三四个月才会回来;
在全城探秘看来,从无人区到建设家园并建县,再到生态搬迁恢复无人区风貌,这并非是简单的“回到原点”,更是我国在追求幸福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两个问题上的认知深化以及巧妙的平衡。(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