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进炉子,心也放下了!”10月20日上午10时,在河南省坡头乡土岭村烟叶烘烤点内,烟农王战军在烘烤师的指导下调整好烘烤参数。
前阵子,种烟“老把式”王战军揪心不已。“采不回来怕坏地里,采回来又怕烤不好。”王战军的“两怕”不无道理,因为烟区近期多雨天气造成烟叶采烤难度增加。
采烤难在哪?第一,山区田间路泥泞不堪,有的农田积了水,采摘难,运输更难;第二,今年烘烤与往年不同,经验是“靠不住”的,咋烘烤?心里没底。“更要命的是,一旦提前降温,地里的烟叶将失去采烤价值。”王战军直言。
秋收战场,阴雨连天,注定是一场与时间竞速、向灾害要效益的硬仗。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面对不利天气影响,与烟农们携手打响了一场与天争时的烟叶抢收战,全力护好烟农“钱袋子”。
“我们要争分夺秒,大干快上,确保每一片有效烟叶都能采回来、烤得好,全力保障烟农种烟收入稳定。”在烟叶专题会上,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对采烤工作进行安排。
采收、运输、分类、编杆、装炕……从烟田到烤房,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这种高效的流水线加速推动烟叶采烤进程。
“烟技员、烘烤师都和我们始终在一起,抢采抢烤速度快了,但工作标准不下降。”王战军介绍说,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赶紧加快采烤进度,才能将银子稳稳收入囊中。
同时,三门峡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全面排查全县烤房资源,统筹调配,加快烤房周转,实现烤房利用率最大化,做到“炕不等烟,烟不等炕”,确保采收烟叶进炕烘烤。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渑池山区地形特征,首次采用无人机运输烟叶,搭建了“烟田——烤房”点对点高效运输通道,解决烟叶运输难问题。
采得回,还要烤得好。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聚焦雨后烟叶特性,应变推广“装炕后晾12小时+低温定色+稳温排湿”烘烤工艺,同时,组织烘烤骨干加强烘烤过程巡查指导,解决烘烤难题,最大程度保障烟叶烤黄烤香。
![]()
烘烤骨干正在指导烘烤工作。 徐扬摄
“加把劲,咱们抓住雨歇晴天窗口期,争取把成熟烟叶采回家。”
“鲜烟分类不能省,确保同一烤房内烟叶素质一致,否则将降低烘烤质量。”
“要稳温排湿,防止烤烟出现青杂问题。”
从田间到烤房,服务始终在线。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建立“烟技员包烟田、烘烤师包烤房、专班抓督导”责任制,强化成熟采收、鲜烟分类、应变烘烤等生产指导,严格落实采烤技术要求,确保全县烟叶采烤提质增效。
收成咋样?减产幅度可控!
“交售了两轮次烟叶,亩均收入已经达到4000元,等家里烟叶交售完,收入还会往上涨。总体上,在灾年能获得这样的收入我挺满意。”王战军笑呵呵地说。
暮色四合,王战军散步于烤房点,只见显示屏上温湿度曲线实时跳动着,如同这个秋收最动人的乐章,记录着他们“抢”出来的好年景。(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席新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