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开小红书,总能看到一些年轻人,跑到山里寺庙短暂出家的帖子。
在现实的压力下,乌鸦十分理解他们的选择:从吵闹繁忙的工作生活里暂时解脱,找到一丝平静…
但在回归现实后,大家似乎又再次陷入迷茫和痛苦…
最近,有这么一部电影,讲述了类似的故事。
但主角,却是逃出寺庙的和尚:
《吃土的十二个月》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长野县。
60多岁的阿勉,是一名作家。
妻子早逝,他独自居住在远离喧嚣的山村。
本想着能好好休息,但“归隐田园”的想法被编辑看中,怂恿他写自己的山中生活,好给城巴佬看看。
![]()
阿勉不排斥写稿,但也和大多数作家一样,虽然在文坛上有一定成就,也免不了拖稿…
每隔一段时间,出版社的女编辑都会上门拿稿。
为了拖延,也为了让无功而返的编辑心情好点,阿勉总会按照季节变化,精心准备吃食招待:用茶筅搅拌至微泡的温热抹茶,配上甜甜的柿饼;
酸辣的冷泡菜,热得有点发烫的清酒,芋头在烤炉上逐渐冒出香味…

![]()

![]()
吃饱喝足,攀谈几句,对方也就不怎么好意思催稿了…
![]()
九岁时,因为家境贫困,父亲把阿勉送进寺庙生活,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寺庙的成长和教育,让阿勉从小养成了吃素的习惯,也学会了靠山吃山,朴素至简的生活习惯。
![]()
种蔬菜、摘果子、挖野菜、担山泉水;
整理房间、清洗衣物、擦洗地面、摆放好锄地的工具和做饭的器皿…
尽管前半生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世界,存款也早已可以在城市舒适地过,但他却偏爱山村的生活。
他在书中写道:生活杂务,烹饪料理,必须事必躬亲,不可惰怠…出汗劳累之后吞下的粮食,才有珍贵的滋味。
![]()


但这天,一个意外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他发现,和自己同村居住的岳母,在山屋里断气了。
![]()
但因为女儿早逝、儿子不孝…
操持葬礼的任务,就落在了阿勉头上。
做葬礼的餐食、冲刷遗照、诵经念佛…
宁静的家,因为一场死亡的到来,变得异常热闹…

![]()
2022年,由泽天研二、松隆子主演的电影《吃土的十二个月》(又翻译为《舌尖上的禅》)在日本上映,最近出了中文资源。
豆瓣得分7.1,乌鸦认为偏低,可以有7.5往上…
许多人打低分的原因,听起来又荒谬又合理:一开始看到主角在做饭,以为是部美食番,没想到整部电影下来,都是素菜…作为肉食动物,不能忍。
![]()
如果说素食是原罪,那只能怪由电影改编的原著《吃土的日子》是一个还俗和尚写的…
作者水上勉,从九岁开始,七年时间都在寺庙度过。
十六岁时还俗,随后半工半读,读完了大学。
为了生计,他先后干过新闻记者、广告代理人、时装推销员、麻将店店员等30个工作之多,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
水上勉
他一生笔耕不辍,出版了200多篇小说,还涉足画画、摄影、造纸等等多个领域;
因为早年在禅寺生活的经历,还有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
他的作品中,多是对治愈的自然风光、对佛理哲学的思考、底层人民的人性刻画。
1975年后,他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员,先后20多次来到中国,访问禅宗文化相关的寺庙。
而本电影的原著《吃土的日子》则是根据他晚年在乡村生活的一年经历写成。
电影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流动变化,拍出了自然风光和作物生长的美…
生物醒觉的惊蛰,门前的红花随微风摆动,鸟儿就在门廊边筑巢,几条小鱼在河流里“皆若空游无所依”;

![]()

清明时节,偶尔落下雨点,淌过河流时,感受冰冷的湖水经过脚踝的刺痛感;

处暑,谷物结实长成,稻谷金黄,随风摆动;

立冬后寒意显露,某夜过后打开家门,大雪铺满了地面…
![]()
人们在时节的转换中,见到河流结冰又缓慢融化、听到随风摇曳的竹林发出的声响;
感受露水迎面而来的湿润、捕捉在酷暑午后,每一丝难得的微风…


片名叫作“吃土”,但绝不是贫困潦倒吃泥土的意思,而是“吃土里长出的食物”…
当初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年轻的阿勉毅然决定离开寺庙。
但在年老孑然一身时,那段占据他人生之初的七年出家经历,却时刻盘桓在他的脑海…
那位陪伴和教育孩子的僧人师父,成为了阿勉白发苍苍时,相随的引路人。
他记得师父说过:每天要吃的菜谱,要和土地商议过后才能决定。
![]()
去田间小路挖笋,不能靠蛮力,要用刀轻轻敲松土地,从土壤的裂缝中,探寻笋生长的界限,一寸一寸地挑出来…
剥下的外皮,要扔回在地上,那自会成为土地的养分…

![]()
每一棵蔬菜,都要认真清洗,看到泥土掉落的痕迹,感恩菜果的滋养…

![]()
认真观察谷物的成熟,芝麻研磨成粉的过程,豆荚的细密,大米在沸水中逐渐饱满…

细细品尝每一口饭菜,辛辣的腌萝卜、甜蜜的糖渍栗子、黏蜜的糯米点心…
![]()
甘甜的炖笋汤、清香的果子酒,仿佛季节在舌尖和脾胃中流过…

![]()

虔诚地对待每一份简单的饮食,就是以谦逊的姿态,和自然对话…
朴素的食材,清心寡欲的生活,并不能掩盖那些浓烈情感的细节…
妻子已经去世多年,但丈夫始终把骨灰留在家中,拒绝放入墓地,每几天更换鲜花;
![]()
![]()
得知照拂过自己的长辈去世,难过得无法进食;
提起父亲,语气里满是怨怼;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却始终恐惧死亡,大病一场后归来,却要和老天对抗,每天入睡前抱有赴死的决心…
![]()
![]()
但在日复一日的耕作、煮食和行走中,他又借着点滴的瞬间,似乎触摸到生命的呓语:
某天下午,收到来自长辈生前腌制好的梅子干,在寺庙生活的回忆,长辈的叮咛和关怀,如同疏离的亲人间,亲密的暖意…
他感慨:做梅干的人已经去世,但梅干的味道依旧深刻浓烈,那股味道让我感激涕零…
![]()
![]()
他曾经怨恨父亲早早把他送到寺庙求生,思念母亲却只能在远方垂泪…
但当他在外打拼一生归来,活到了比父亲去世时更老的年纪,体会了劳累和困苦…
在一个午后,他忙碌的耕作间隙,饥肠辘辘,看到了父亲以前休息时吃的楤木,随即学习父亲在河边烤起果腹…
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总是忙碌疲惫的父亲…
埋怨和不解,也随着升起的炊烟,四散远去…
![]()

看着漫山遍野的落叶,夕阳映照下,他把岳母和亡妻的骨灰洒向湖泊…
土地的羁绊,阅历的积存,让食物的味道更加醇厚,也让往事舒展…
时间在流逝,阿勉依旧存有对死亡的恐惧…
但在那一刻来临前,他也未曾放弃,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在变换的空间中…
认真地吃饭,勤劳地清洁,接受阳光和雨雪的到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