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皆渴望成功,然多数人奔波劳碌,终难遂愿,常有“赚钱总受阻”之叹。究其根源,并非能力不足,多是未悟“借势”之道。《道德经》有言:“夫唯道,善贷且成。”意为大道善于施与、辅助,成就万物。这“贷”便是借势之精髓——借天时、用地利、聚人和,方能化阻力为助力,抵达成功之境。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莫不是“善贷”的践行者。本文将回溯历史长河,探寻那些借势而上的智慧,为今人之困提供启示。
![]()
一、借时势之东风,破局而立
时势如江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善贷”的首要智慧,便是洞察时势,借时代浪潮成就自身。商汤灭夏,便是借势时势的典范。夏桀统治末年,残暴无道,民怨沸腾,“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呼声遍于天下。商汤深知,夏朝气数将尽,民心向背已分,这正是崛起的绝佳时机。他并非贸然起兵,而是先借“天罚”之势——相传商汤祷雨,以己为牺牲,感动天地,甘霖普降。此举不仅赢得百姓拥戴,更树立起“顺天应人”的形象。随后,他借诸侯不满夏桀之“势”,联合方国,以“奉天命诛桀”为名,一举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反观秦末的项羽,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勇,却逆时势而行。秦亡之后,百姓渴望统一安定,项羽却分封诸侯,恢复割据,违背了时代趋势;刘邦则顺应民心,以“约法三章”收拢人心,借“统一之志”之势,联合各路诸侯,最终在垓下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可见,时势是最大的“贷源”,唯有识势、顺势,方能借势破局,否则纵有匹夫之勇,亦难成大事。
![]()
二、借人才之众力,聚沙成塔
《道德经》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个人的力量有限,若能放下执念,借人才之智、众人之力,便是“损一己之私,益众人之能”的“善贷”。刘邦之所以能从亭长逆袭为帝王,关键在于善借人才之势。他曾坦言:“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的“借”,是信任与放权。他借张良之谋,制定“先入咸阳者为王”的战略,避开秦军主力;借萧何之能,经营关中,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兵源;借韩信之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这些人才各有所长,刘邦却能将其拧成一股绳,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大发挥。反观项羽,刚愎自用,虽有范增这样的谋士,却不能信任重用,最终众叛亲离,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独木难成林,单弦难成曲。”成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懂得借人才之“势”,聚众人之智,方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攻克难关。
![]()
三、借文化之底蕴,润物无声
大道无形,文化之势虽柔,却能潜移默化,成就长远基业。北魏孝文帝改革,便是借文化之势推动民族融合、巩固统治的经典案例。北魏由鲜卑族建立,入主中原后,面临着“胡汉对立”的困境:鲜卑贵族坚守旧俗,与汉族士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孝文帝深知,若不融入中原文化,政权难以长久。于是,他推行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借中原腹地的文化氛围削弱守旧势力;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借汉族服饰、语言、姓氏之“势”,拉近与汉族百姓的距离;尊崇儒学,兴办学校,借儒家“仁政”“礼治”之势,规范社会秩序。
这场改革并非强制推行,而是“善贷”文化的感染力——孝文帝以身作则,改拓跋氏为“元”姓,与汉族士族通婚。最终,鲜卑族融入中原文化,北魏政权得以稳定,为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这便是“善贷”文化之势的力量:不逞一时之强,而是以文化为纽带,凝聚人心,成就长远。
![]()
四、借自然之规律,顺势而为
《道德经》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善贷”的最高境界,是顺应自然规律,借自然之势成就事业。李冰修建都江堰,便是借自然之势的千古绝唱。战国时期,岷江水流湍急,每逢雨季,洪水泛滥,淹没良田;旱季则滴水如金,百姓苦不堪言。李冰任蜀郡太守后,并未强行堵截洪水,而是勘察地形,顺应岷江的自然走势,设计出“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工程。
他借岷江弯道的“环流之势”,让鱼嘴将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借洪水的“冲击力”,让飞沙堰将泥沙排入外江,避免内江淤积;借宝瓶口的“狭窄之势”,控制进水流量,确保灌溉用水稳定。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历经两千多年仍在发挥作用。李冰的智慧,便是不与自然对抗,而是“善贷”自然规律之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回溯历史,商汤借时势而兴邦,刘邦借人才而称帝,孝文帝借文化而安邦,李冰借自然而利民——他们皆是“善贷且成”的践行者。“善贷”并非投机取巧,而是对规律的敬畏、对趋势的洞察、对他人的信任。如今,人们感叹“赚钱总受阻”,实则是困于“单打独斗”的执念,忘了“借势”的智慧:借政策之势,把握时代机遇;借技术之势,提升创新能力;借团队之势,凝聚发展合力。
《道德经》的智慧穿越千年,仍闪耀着光芒。“善贷且成”告诉我们:成功不是“蛮干”出来的,而是“借”出来的——借大道之势,借万物之力,方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抵达成功的彼岸。愿我们都能悟透“善贷”之道,在人生的航程中,借势而上,终有所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