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网友“卷尺哥”走红网络。这名市民在抖音平台上发布千余条视频,内容包括开裂的井盖、翘起的尖锐金属物、松动的砖块、道路相接处的不合理设计、未充分考虑的天桥等。而多数视频反映的问题,都得到市政等部门的“秒级回应、迅速整改”。
“卷尺哥”的走红背后蕴含着城市治理创新的深刻逻辑。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助力下,他将各种城市治理中的问题,以一种极其务实、精准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以极具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了城市“微治理”之中。视频中,问题清晰可见,数据一目了然,整改建议具体可行,一把卷尺自然能够“丈量”出市民对城市细节的关注、对安全便捷生活的期盼。这种“用事实说话”“用数据建言”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相关部门甄别、核实、处理问题的成本,使得“秒级回应、迅速整改”成为可能。而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与高效落实,又反过来激励了更多市民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城市管理。这种“发现问题—精准反馈—快速解决—正向激励”的闭环,正是网络时代城市治理实现良性循环的理想范式。
从“卷尺哥”的个案,我们可以窥见网络赋能城市治理的巨大潜能。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渠道与广阔空间。相比于传统的登报、热线等方式,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可视化等独特优势。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随手拍”,将发现的问题以图文、视频等形式直观呈现。这种“人人都是监督员”“处处都有信息源”的新格局,极大地拓展了城市治理的感知触角。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可以快速汇聚海量的民间智慧。许多市民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是带着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解决方案提供者”。当网络平台成为收集民意、汇聚民智的“云端议事厅”,就能将潜藏于民间的“众包智慧”有效转化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宝贵资源。
深圳“卷尺哥”的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政府与市民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生动图景,启示我们网络并非洪水猛兽,当引导得当、运用得法时,它完全可以成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利器。我们期待,各地能够从中汲取经验,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以更务实的举措回应网络民意,以更完善的机制保障公众参与,让“网络善治”的理念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当每一位市民的“随手拍”都能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助推器”,当政府的“快速办”与市民的“满意赞”形成同频共振,我们的城市必将变得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宜居、更加充满温情。
如今,已经有一些城市出现了自己的“卷尺哥”“多管局局长”,可见新的传播方式的确能给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报纸、热线与短视频共同努力,城市管理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的链条持续畅通,大家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会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城市都会跑出自己的民生速度。
(文/王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