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有太多责任
和时间赛跑,与孩子斗智
怎么可能从容自在?
《陶冶教养:从容自在做父母》提出以简驭繁的教育方法,挪走盘踞脑中的固执和焦虑,培养孩子成为有动力、有方向、有韧性、有温暖亲密人际关系的人。
Book
01
内容介绍
教养子女,是充满智慧的选择的过程,也充满冒险的刺激,这个过程,有眼泪,有欢笑,始终活泼新鲜,又常常惊心动魄。在资讯极大丰富的亲子教育领域,作者认为,当代父母需要的,不是一个个经典成功范例,不是一连串的必做和别做清单,不是一本教养圣经,更不是根据某一新知而出的指引。而是一个清晰的框架,一个可以帮助父母们在众说纷纭的道理和指引中判断和分辨,并找出适合自己状况的处方的工具箱。
陶冶教养的框架鼓励家长在具体的家庭氛围内,在具体的夫妻关系和语境文化中,打破代际复制,按照孩子成长的节奏,有秩有序地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自律能力和自主能力。
这本书是献给无数“反内卷”的家长们的。不要再跟风苛求自己,要求孩子,教养本应是美好的良性循环。当聚焦孩子成长的基本面,在每天的生活中,行出良好的教养惯习,父母们就会拥有一份内在的从容自在。从容自在的父母,大概率养得出朝气蓬勃的孩子。
![]()
Author
02
作者介绍
张苙云,台湾大学学士、南卡罗来纳大学硕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从事社会学相关学术研究四十余年,并为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培育后进。教学研究之余,成立“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和先生一起建立“台湾教育长期追踪资料库”。退休后任台湾医改基金会执行长及香港专上学院学术副校长。
Question
教养子女,谈爱谈尊重,够吗?
爱是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许多父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爱是以对方为核心的表达,父母表达爱时应从孩子出发,也要培养孩子读懂父母的爱,回应父母的爱的能力。
亲子之间是最亲密的陌生人,孩子不属于父母,所以父母应该作为探索者,主动了解他,认识他,接纳和欣赏他。
什么是孩子的核心能力 ?
自主能力,自律能力,爱的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培养就能帮助孩子养成。
怎么改变家庭固有的教养惯习?冲破代际复制可能吗 ?
在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形成的习惯往往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其实,父母在孩子可塑性高的童年时期,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拆解惯习,建立习惯,方可打开改变家庭教养惯习的枢纽开关,提供冲破代际复制的可能。
哥伦比亚大学行为分析学博士智慧老师长期通过一档对话形式的教育类节目《小学小道》,和大家一起探索个体的学习方式和多元的思考过程。节目里邀请了很多位在世界知名大学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华人学者,和大家分享他们一路走来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思考。
本期她邀请了张苙云教授做客节目,尝试走进张教授的童年生活,探索她和父母之间相处的细节和化解冲突的方式,从对爱的能力的深刻理解,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建立自主性和自律性。
走进《陶冶教养》,直视亲职的本质,教养的标的,聚焦成长基本盘
![]()
目录
导言 001
第一篇 陶冶教养的理念与架构
第一章 教养的战略与战术 003
第二篇 聚焦成长基本盘,培养核心能力
第二章 建立爱的能力:亲子情感连结 019
第三章 自律能力:习惯成型,生活轻松 047
第四章 自律能力:情绪的流露与管理 071
第五章 自律能力:行为举止的管与教 095
第六章 自主能力:活泼完整的自我 111
第七章 自主能力:探索的机会与空间 131
第三篇 成长的良田沃土:家
第八章 家的次序与界线 149
第九章 言语:家庭活力的主成分 171
第四篇 教养的硬道理
第十章 有关教养的理论文献以及案例 193
概念集 227
参考资料 233
编后记 239
教养子女是一场智慧的冒险之旅
不要再跟风苛求自己,要求孩子
教养本应是美好的良性循环。
这个世界很大,
容得下每个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
点击书籍图片即可优惠加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