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从2024年4月启动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到2025年5月初步报告发布,明确指责中国通过产业政策主导全球市场份额,还在2025年10月14日正式加收中国船舶港口费用。
这种单边主义做法直接冲击中国企业正常经营,韩国企业韩华海洋选择深度介入,提供数据支持美国调查,这本质上是牺牲中韩经贸互信来换取美国订单。
![]()
韩华海洋2024年6月收购费城船厂,承诺投资超50亿美元,并于2025年7月与美国海军合作,推进本土造船复兴计划,这与以往韩国企业单纯出口船舶不同,现在直接嵌入美国供应链,试图分流中国市场份额,却忽略了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导致自身暴露在风险中。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造船国,订单占比超过50%,原材料出口和市场开放长期惠及韩国产业,反制成为维护主权和公平贸易的必要回应。
![]()
中国商务部2025年10月14日公告,将韩华海洋在美国设立的五家子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交易。这项措施针对韩华海洋子公司协助美国301调查的行为,直接损害中国海事产业利益。
公告发布后,韩国股市立即震荡,韩华海洋股价开盘急挫,盘中跌幅一度达8%以上,最终收跌5.8%,整个造船板块市值损失接近2万亿韩元。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等企业也受连带影响,下跌幅度在3%到5%之间。
![]()
投资者抛售潮涌现,交易量比平时放大两倍,韩国证券交易所监控异常波动,但未启动熔断机制。韩华海洋依赖中国钢材和零部件供应占比超过30%,制裁切断这些子公司与中国的业务联系,船厂生产节奏被迫调整,部分订单交付延期风险上升。
与2023年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的韩国造船延误相比,这次冲击更精准,只针对美国子公司,避免了对韩国本土的全面打击,但震慑力更强,相当于从源头阻断韩华海洋的跨国扩张路径。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办公室当天紧急回应,强调通过外交渠道与中国沟通,争取最小化经济损失。
尹锡悦亲自指示高层官员评估影响,并推动与中方对话,这不同于以往贸易摩擦中韩国政府的书面声明,此次高层直接介入显示出对产业安全的重视。
韩华海洋的战略转向从2024年起加速,本意是通过投资美国船厂从“出口产品”升级到“本土生产”,抢占“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的份额,但这种更新换代忽略了地缘因素,与之前依赖中国低成本原材料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进步在于提升了技术自主性,不同点是增加了政治风险,导致股价崩盘。
![]()
韩华海洋现金流紧张,可能需从本土抽调资金补救,短期利润率下降5%以上。中国反制基于反外国制裁法,相比早期贸易战中的关税回应,这次更注重法律框架和针对性,避免无差别影响,同时维护全球贸易规则。
中韩经贸联系紧密,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高,此事暴露韩国在安全与经济间的平衡难题,韩华海洋案例警示其他企业,盲从美国可能付出高昂代价。
![]()
目前,韩国总统府多次召开会议,评估供应链中断潜在损失,美国国务院谴责中国措施为干扰私营企业,韩华海洋股价虽小幅回升,但整体行业市值损失已成定局,供应链中断预计导致美国船厂项目延误,损失约6000万美元。
中韩高层对话持续进行,但尚未达成突破,韩国企业界呼吁政府调整对美策略,避免进一步升级影响就业和出口。中国坚定维护权益的立场,推动全球供应链更趋公平,韩国需反思站队代价,以务实态度修复经贸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