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推动我县地名管理服务和地名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过乡镇申报,县民政局组织地名、文史等方面专家论证评估,现将拟纳入县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向社会公示。
一、古镇:
1
瓦店镇(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瓦店镇。明代称瓦店。据《成化中都志·颍州》载,“瓦店:在沈丘,一百五十里,客户商贾游货耳”。《正德颍州志》载:“瓦店,在沈丘一百五十里,有瓦店里。”清代称瓦店集(《道光阜阳县志》)。民国仍称瓦店集(《民国临泉县志略》)。1992年,瓦店乡、黄大庄乡、李盘乡合并为瓦店镇(《临泉县地名录》)。明代地名延续至今。
2
迎仙镇(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迎仙镇。明代称迎仙店。《正德颍州志》载:“迎仙店,在沈丘一百四十里”。清代仍称迎仙店(《道光阜阳县志》)。1992年,迎仙乡、杨园乡、常湾乡合并为迎仙镇(《临泉县地名录》)。明代地名延续至今。
3
姜寨镇(金)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姜寨镇。春秋时属姜姓东吕国。后楚复蔡国于吕国故地,属蔡国。秦属新蔡县。清《乾隆新蔡县志》《嘉庆汝宁府志》载:“姜寨在新蔡北四十里,姜子牙为吕侯后故有姜寨,今属颍州,半属新蔡。”相传东汉时称强寨,后讹称姜寨。《嘉靖颍州志》载:姜寨,(颍州)西二百里,旧传为汉光武帝讨贼不克,后人呼为强寨,今讹云姜寨。《金史》石抹世勣传载:“天兴元年年冬,哀宗将北渡······明年六月,走蔡州,次新蔡县之姜寨。”明代称姜寨集、姜寨。《正德颍州志》载:“姜寨集,在沈丘二百里,有姜寨里。”清代称姜寨集(《乾隆颍州志》《道光阜阳县志》)。民国仍称姜寨、姜寨集(《民国临泉县志略》)。1948年设姜寨区。1992年,姜寨乡、高城乡、杨寨乡合并为姜寨镇(《临泉县地名录》)。金代地名延续至今。
4
黄岭镇(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黄岭镇。明代称黄牛岭集。《正德颍州志》载:“黄牛岭集,在沈丘一百八十里,有黄牛岭。”清代仍称黄牛岭(《乾隆颍州志》),又称黄鹤岭(《道光阜阳县志》)。民国仍有黄牛岭(《民国阜阳县志续编》《民国临泉县志略》)。1947年设黄岭区。1983年设黄岭乡。1992年,黄岭乡、前林乡、洼张庄乡合并为黄岭镇(《临泉县地名录》)。“黄岭”为“黄牛岭”简称。
5
长官镇(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长官镇。明代称长官店集。《正德颍州志》载:“长官店集,在西乡一百二十里,有长官店坡。”清代称长官店(《乾隆颍州志》《道光阜阳县志》)。民国仍称长官店(《民国临泉县志略》)。1949年设长官区。1992年撤区并乡,长官镇、五里乡、花兰乡、铁佛乡合并为长官镇(《临泉县地名录》)。“长官”为“长官店”简称。
6
杨桥镇(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杨桥镇。因古有杨桥而得名。明代称杨桥集。《正德颍州志》载:“杨桥集,在西乡九十里,滨颍,有杨桥驿、杨桥、杨桥里。”清代称杨桥集(《乾隆颍州志》《道光阜阳县志》)。民国仍称杨桥集(《民国阜阳县志续编》《民国临泉县志略》)。1949年设杨桥区。1992年撤区并乡,杨桥镇、刘大乡、罗庄乡、七里桥乡合并为杨桥镇(《临泉县地名录》)。明代地名延续至今。
7
土陂乡(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土陂乡。因古有土陂而得名。明代称土陂。《正德颍州志》载:“土陂,在州南九十里,有土陂里。”清代仍称土陂(《乾隆颍州志》)。《道光阜阳县志》载:“土陂,县西南九十里。”民国称土陂集、土碑集(《民国阜阳县志续编》《民国临泉县志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称土陂乡。1992年,土陂乡、李兴集乡、李楼乡合并为土陂乡(《临泉县地名录》)。明代地名延续至今。
8
鲖城镇(西汉)
入选理由:鲖城古名“鲖阳”,此处西汉建鲖阳县治东汉为鲖阳侯国,南北朝时曾设新蔡、北新蔡郡、南陈留双头郡治。《汝南县志》山条下注:鲖水——在新蔡县,汉因此水置鲖阳县。《汉书·地理志》应劭曰:“在鲖水之阳也”。《辞海》注:鲖阳,旧县名,汉置,因在鲖水之阳而得名。《皖志述略》注:“位于鲖河之北”。明·嘉靖《沈丘县志》古迹“鲖阳城在治(原沈丘集、今河南省沈丘县老城镇)西南三十五里,隶属颍州,考颍州志云:鲖阳废郡按,舆地志·沈子国有古鲖阳郡,汉光武帝封戚里阴庆为鲖阳侯,故邮亭·庆府第也。”清·《汝宁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古迹:鲖阳城,郡城西二百里相传故邮亭即鲖阳侯阴庆府第,明季犹有剥落字石存在焉。民初属安徽省阜阳县。民国24年(1935年)临泉建县,鲖阳改名鲖城,属临泉县第一区。1947年解放,属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泉南县所辖,设鲖城区。1949年3月,撤销泉南县,回归临泉县所辖。
二、古村落:
1
桃花店村(明)
入选理由:今临泉县艾亭镇桃花店村。明代称桃花店。《正德颍州志》载:“桃花店,在南乡一百八十里汝水东”。清代称桃花店(《乾隆颍州志》《道光阜阳县志》)。民国仍称桃花店(《民国临泉县志略》)。1956年属于艾亭区桃花店乡;1958年10月撤销乡镇属于艾亭桃花店人民公社,名为桃花店大队;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属于艾亭区桃花店乡;1986年6月1日更名为桃花店行政村,1992年3月撤区并乡后属于艾亭镇;2006年8月,由桃花店行政村和马寨行政村、闫集行政村合并,设立桃花店村民委员会。明代地名延续至今。
2
油店桥村(明)
入选理由:陈集镇油店桥村,现今称油店桥。明代也称油店桥。《正德颍州志》载:谷河,经油店桥东南。清代仍称油店桥(《乾隆颍州志》)。民国仍称油店桥(《民国临泉县志略》)。(1949年3月属迎仙区刘集乡;1958年10月撤销乡镇属张集人民公社名为油店大队;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属宋集区油店乡;1986年6月更名为油店桥行政村;1992年3月撤区并镇属于陈集镇;2006年8月由马桃园行政村和油店桥行政村合并,设立油店桥村民委员会)明代地名延续至今。
3
费子街(春秋)
入选理由:费子街自然村,《杨桥区志》载:据传春秋时楚国名将养由基与表弟费无极兴集争雄,费无极后人在此沿河畔兴建集市,故称此地为“费子街”。1957年属于杨桥区杨桥乡;1961年属于杨桥区杨桥人民公社杨桥大队;1972年杨桥大队一分为四:杨桥、杨新、新安、红旗,属新安大队;1986年属新安村;2006年8月新安、永安合并属于新安村;2013年1月属于新安社区,2017年杨桥镇入选安徽省千年古镇名录,费子街遗址是其核心历史依据。
4
马寨(清)
入选理由:马寨自然村位于老集镇南界南河畔马寨村境内,得名于清道光年间。目前,除南面部分被损毁外,其余三面寨墙均保留原貌,现存寨墙总长约1.2公里。
据《古沈风云》记载:清末民初,临泉匪患极为严重,李老末等大股土匪经常攻村破寨,侵袭集镇乡村。李老末攻马寨那年,天旱少雨,寨沟里水很少,寨沟的屏障作用减弱。众匪从寨沟底向寨里爬,眼看就要爬上寨墙。为了保护寨子,寨内的青壮年登上寨墙,居高临下,以砖石为武器,硬生生砸退了进攻的土匪。李老末率众匪只好撤退,从此不敢再攻打马寨。
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寨,社会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斑驳的寨墙,成为村寨的守护者、历史的见证者。
5
八十里店(明)
入选理由:因该地距阜阳八十华里,故得名八十里店。《正德颍州志》八十里店,在西乡杨桥东。民国时期属临泉县第二区;1949年3月属临泉县杨桥区;1950年8月属杨桥区;1961年9月设杨桥人民公社;1979年8月属杨桥区;1983年后属刘大乡里店村民委员会;1992年3月撤区,将刘大乡、罗庄乡、七里桥乡并入杨桥镇原里店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8月由原刘大村民委员会和原里店村民委员会合并,属刘大村民委员会至今。
三、建筑物
1
张氏祠堂(明)
入选理由:位于临泉县谭棚镇张老家村,该祠堂始建于明代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据《临泉县志》和张氏祖谱记载:“张氏祖先为张铎,张铎去世后,其妻李氏携两个儿子张兴、张荣在明永乐年间从山东迁徙到颍西七十华里泉河以南、润河以北的张老家居住。后次子张荣另迁居河南息县,留长子张兴一系在张老家繁衍生息”。张兴之子张表少年聪慧,中秀才后成绩优异被拔为贡生。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张兴始建祠堂,当时的祠堂只是一座楼阁式两层建筑的独院。清嘉庆(公元1803年)八年,张铎第十四世孙张湘,曾任灵璧县教谕和池州学正(正八品),对祠堂进行重修和扩建,增设祠门、腰殿和祠堂东侧的伙房。其时祠堂总占地面积3047㎡,其中水塘1662㎡,建筑面积287.17㎡,建筑格局为三排建筑二进院落的四合院。祠堂均为砖木结构,祠门三间,中间为大门,左右各一耳室,耳室门头分别砖雕“诒孙谋”,“绳祖武”文字匾额。
张氏祠堂是皖北地区保存不多的明清建筑,存量较少,保存较好,是维系张氏族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012年该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育才阁(民国)
入选理由:育才阁位于长官镇长东居委会,延河南岸。为革命烈士张蕴华于1929 年任长官小学校长所建。当时长官组织有穷人会、夜校等。为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他提出扒庙兴学,亲手建造育才阁。三层楼房,上为主楼,规模不大,一、二层共有楼房15间,分为4个教室。育才阁建成后,他在大门两旁书:“竖起两根硬骨头,誓与土劣拼死命”。二门上写着“有什么思想说什么话,做一番事业尽一番心”的对联。育才阁的兴建已有70多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濒于倒塌,198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仿照原样,进行重修。
![]()
来源:“临泉县民政局”公众号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宋柄燃
![]()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