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今冬明春冬季供暖,让市民温暖过冬,市城市管理委已督促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供热系统打压上水、冷态运行调试及入户巡检和热态调试,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热系统11月1日具备供暖条件。
2025-2026采暖季,全市城镇地区集中供热面积约10.7亿平方米,其中,居民7.01亿平方米,非居民3.69亿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锅炉(机)房7607座,备案供热单位1152家。
市城市管理委已督促各区、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所辖区域内的老旧管网更新改造、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冬病夏治”消隐等各项任务。今年,各区完成“冬病夏治”消隐950余项,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约1300余公里,既有建筑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
为做好启动供暖准备,市城市管理委将督促各单位于10月31日前完成供热系统打压上水、冷态运行调试及入户巡检和热态调试,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热系统11月1日具备供暖条件。运行服务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并完成岗前安全教育、操作技能培训及考试。调试期间集中力量排查管网跑冒滴漏、系统平衡失调、末端不热等突出问题,主动、迅速解决用户室内采暖系统窝气、漏水等报修诉求,持续优化智能调控系统,加快室温监测设备调试上线。
根据《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本市采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期时间。
不过,临时调整采暖期应符合一定的条件。早在2010年,本市就曾下发《北京市临时调整采暖期时间程序规定》,为“看天供暖”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定。预测法定采暖期前后的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或遭遇强降雪等可能对居民生活保暖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本市可以提前或延长供暖。
自10月中旬起,市城市管理委已与气象部门开展气象会商,并根据气象情况,适时加密气象会商频次。下一步,本市将按照程序,继续科学研判供暖时间。
![]()
太师屯镇最新情况
密云集中供热水毁修复工程加速建设
今年7月底,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导致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集中供热管网严重受损,23.5万平方米供热区域受到影响。记者获悉,该工程已于9月30日启动修复,拟于11月15日供暖期前完成保供工程建设。
据介绍,项目涉及的老旧管线改造路由长度14.55公里,同步实施智能化改造,从而强化数据监测和故障预警,解决局部停供和冷热不均问题,实现按需精准供热,为构建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供热体系筑牢基础、提供示范。
“工程将提升管道抗冻、抗冲击与耐腐蚀性能,并应用复合结构与热熔连接工艺增强管道密封性与耐久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改造过程中还布设智能井盖、液位传感器等,构建“感知—预警—处置”响应体系,强化镇区供热系统防汛抗灾能力。
记者了解到,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太师屯镇居民用户1134户和商业用户346户约1.5万人冬季供暖需求。“市区两级将紧盯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在供暖期前具备供暖条件,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相关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来自北京日报、千龙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密云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