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隔壁王婶养了十只母鸡,一天能捡九个蛋,这蛋不是受精,为啥母鸡咋还能天天下蛋呢?其实母鸡下蛋根本不需要公鸡,就跟女性来月经一个道理。
母鸡的卵巢从出生起就带着好几千个卵泡,随着长大,这些卵泡一个个成熟、排卵,裹上蛋清、壳膜,最后钙化成蛋壳,顺着输卵管一路往下滚,两天左右就能生出来。
这个过程完全是身体内部的生理节律在走程序,跟有没有公鸡半点不搭界。只要光照够、营养足、日子过得安稳,母鸡一年三百天都能下蛋,这是生物本能。
![]()
你别看它咯咯叫着跑出鸡窝,那不是在炫耀爱情故事,纯粹是完成了一次体内“生产任务”。
蛋里能不能孵出小鸡,不在蛋本身,而在它有没有受精。公鸡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提供精子,在母鸡排卵前完成受精。可咱现在吃的鸡蛋,绝大多数都是未受精卵。
养殖场里的蛋鸡一辈子没见过公鸡,下的蛋自然没法发育成胚胎。所以你煎蛋时看到的那坨黄色,就是单纯的卵黄,不是小鸡的前身。
![]()
只有农家土鸡蛋偶尔混进受精卵,放在暖和地方孵上二十一天,才可能听见小鸡啄壳的声音。但这种情况在市场上几乎见不着,毕竟商业养殖图的就是效率和安全,没人愿意冒风险卖可能变质的种蛋。
你以为这只是鸡的事儿?其实全世界的鸟类,大多数母鸟都是自己决定啥时候下蛋。比如野鸭、麻雀,春天一到,日照变长,体内激素一调动,就开始筑巢产卵。
![]()
它们也不是见了雄鸟才下蛋,而是身体准备好了,环境合适了,卵自然而然就排出来了。母鸡更是被人类“驯化”出了超强产蛋能力。野生原鸡一年也就下十来个蛋,为的是繁衍后代。
可家养蛋鸡经过百多年选育,每年能下近300个蛋,几乎是全天候开工。这背后不是鸡有多勤劳,而是咱们人类为了吃蛋,一代代挑那些下蛋勤的鸡来繁殖,硬生生把它们变成了“产蛋机器”。
这种选择压力让现代蛋鸡的生殖系统高度特化,哪怕孤零零一只关在笼里,照样按时按点下蛋不停歇。
![]()
还有人疑惑:“那为啥有些蛋会有血丝或者肉斑?”这可不是受精的标志,大多是母鸡排卵时卵泡膜破裂出血,或者输卵管轻微损伤造成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明确说过,这类蛋只要没有腐败异味,加热熟透后完全能吃。
真正要警惕的是发霉、裂壳、有怪味的蛋。至于网上传的“红心蛋是激素喂的”“双黄蛋不能吃”,更是无稽之谈。双黄蛋不过是母鸡排卵太密集,两个卵黄接连滑进输卵管形成的,多见于年轻母鸡刚开始产蛋那阵子。
![]()
而蛋黄颜色深浅,全看饲料里加了多少玉米、苜蓿或天然色素,跟健康与否没关系。我国农业农村部对蛋鸡饲料添加剂有严格规定,正规渠道的鸡蛋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母鸡下蛋不需要公鸡,就像太阳升起不需要鼓掌一样自然。这是亿万年进化出来的生殖策略,也是现代农业科学精心调控的结果。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