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件来自康熙朝的服饰珍品——绿色纱绣龙凤纹缉米珠高靿绵袜,以其精湛的工艺、华丽的纹样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清代帝后服饰文化的重要见证。这件文物通长24厘米,高55厘米,袜口宽27厘米,虽历经三百余年岁月侵蚀,仍保存完好,静静诉说着康乾盛世的宫廷气象与工艺巅峰。
![]()
该图片来源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服饰制度最为完备的时期之一,帝后服饰不仅是保暖遮体的生活用品,更是等级制度与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袜子作为服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着严苛的规制与丰富的品类。据史料记载,清代帝后的袜子按靿部高低可分为高靿、矮靿两类,按质地则有单袜、袷袜(夹袜)、绵袜之别,分别适配不同季节与场合。其制作工艺更是集当时手工业之大成,以丝织、刺绣、手绘为三大主流技法,每一种工艺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在纹样使用上,性别差异尤为显著:男性帝后袜饰多以云龙纹为主,彰显皇权的威严与至高无上;女性后妃袜饰则更显灵动雅致,除了象征帝后同体的龙凤纹外,牡丹、海棠等吉祥花卉纹样也极为常见,既体现女性的柔美,又蕴含富贵吉祥的寓意。
这件康熙朝后妃绵袜,便是清代后妃袜饰规制与审美的典型范本。其形制采用当时后妃高靿袜中颇为流行的"两接式"设计,即袜靿部分由上下两段拼接而成,既保证了穿着的舒适度,又便于根据不同部位的需求选用面料。袜口则采用独特的马蹄状造型,线条流畅优美,与脚踝曲线完美贴合,尽显宫廷服饰的精巧构思。面料选用上更是极尽考究:袜底以本色素绫精心纳制而成,素绫质地细密坚韧,纳制工艺扎实牢固,确保了袜子的耐磨性;袜口边缘镶饰着蓝色花卉织金缎边,缎面光泽柔润,其上织绣的花卉纹样栩栩如生,金线点缀其间更显华贵;袜口内侧钉缀着捶鍱而成的金卷云饰件,金卷云造型饱满灵动,每一件都经过匠人精细捶打塑形,再以鲜红的珊瑚珠与莹白的米珠相互串联,红、白、金三色交相辉映,璀璨夺目;袜内衬以红色花卉暗花罗,罗料质地轻薄透气,其上隐现的花卉暗纹精致细腻,既保证了穿着的舒适透气,又在细节处彰显了宫廷服饰的奢华质感。
如果说形制与面料是这件绵袜的"骨架",那么其上繁复精湛的刺绣工艺便是它的"灵魂"。袜靿主体以红色直径纱为地,这种纱料质地轻薄通透,经纬密度均匀,是刺绣的上佳面料。匠人首先以正一丝串技法在红色直径纱地上满纳绿色地色,正一丝串技法是清代刺绣中常用的打底技法,每一针线都排列均匀、疏密有致,使得绿色地色平整均匀,色泽饱满鲜亮,为后续纹样刺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绿色地色之上,匠人又巧妙运用平金、钉线、缠针、锁线、正戗等多种精湛针法,精心绣制出行龙、凤凰、海水江崖及吉祥花卉等纹样,多种针法的交替运用,让纹样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
纹样设计更是寓意深远、构图精妙。画面中心的行龙与凤凰遥相呼应,行龙身姿矫健,龙鳞清晰可辨,龙爪刚劲有力,尽显威严气势;凤凰羽翼华美,尾羽舒展飘逸,神态温婉端庄,尽显雍容华贵,龙凤呈祥的纹样组合,既象征着帝后同心、皇权稳固,又蕴含着吉祥美满的寓意。龙凤周围环绕着翻滚的海水江崖纹,海水波涛汹涌,江崖棱角分明,"海水江崖"纹样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极为常见,寓意着"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景。其间点缀的牡丹、海棠等吉祥花卉,花瓣层叠饱满,花叶舒展自然,为威严的龙凤纹样增添了几分柔美雅致。整个纹样构图疏密得当,主次分明,动静结合,将威严与柔美、寓意与审美完美融合。
在色彩搭配上,这件绵袜更是大胆热烈却又不失和谐统一。鲜红的袜里、绿色的袜靿地色、蓝色的织金缎边、金黄的卷云饰件、莹白的米珠与鲜红的珊瑚珠,多种鲜艳的色彩相互碰撞却又相得益彰,既彰显了清代康熙朝宫廷服饰鲜明奔放的审美趣味,又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展现出独特的韵律感与层次感。
纵观这件绿色纱绣龙凤纹缉米珠高靿绵袜,从形制规制到面料选用,从纹样设计到刺绣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清代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既体现了清代帝后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与精湛的制作工艺,又彰显了康熙朝宫廷鲜明的审美风尚。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服饰珍品,更是一部凝固的清代宫廷服饰文化史书,为我们研究清代服饰制度、工艺技术与审美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清代刺绣服饰中的稀世珍品。
编辑:侯燕
审核:魏吕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