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亚丁湾的正午阳光把 “艾斯伯格号” 货轮的甲板烤得发烫。老水手瓦西里蹲在压载舱角落,把最后一瓶伏特加埋进煤堆,用粉笔在舱壁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酒杯。
三个小时后,当 AK47 的枪口顶在他太阳穴时,这个在海上漂了三十年的俄罗斯人突然觉得,自己埋的不是酒,是救命的筹码。
![]()
800万赎金的幻梦与沉默的船东
海盗头子阿卜迪拉赫曼踩着生锈的甲板时,裤脚还沾着渔村的泥沙。他身后的七个同伙举着枪四处张望,眼神里藏着对巨额财富的渴望 —— 这艘从乌克兰出发的货轮装满了煤矿,按照往年的 “行情”,这样的目标至少能榨出 800 万美元赎金。
“通知船东,三天内把钱打到指定账户。” 阿卜迪拉赫曼坐在船长椅上,把卫星电话扔给手下。
彼时的索马里海域正值 “黄金时代”,2008 年至 2010 年间,这里平均每周都有商船被劫持,海盗们靠着赎金住进砖房,开上越野车,就像 CNN 采访的海盗加阿玛说的:“我们的生活非常好”。阿卜迪拉赫曼甚至已经想好了分赃方案:自己拿三成,剩下的分给弟兄们买新武器。
![]()
但电话那头的阿联酋船东只用一句话浇灭了他的幻想:“船和煤你们随便处理,我们放弃所有权。”
这句话像一颗闷雷炸在驾驶室。阿卜迪拉赫曼后来才知道,“艾斯伯格号” 已经老旧,船东早有淘汰计划,船上的煤矿市价还不够支付赎金的零头。
更致命的是,2010 年的国际反海盗行动正愈演愈烈 —— 中国海军已在亚丁湾护航两年,北约舰队日夜巡逻,海盗们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压缩。船东算准了,这群海盗不敢轻易伤害人质,否则只会引来更严厉的打击。
![]()
季风中的生存反转
四月的季风如期而至,亚丁湾掀起三米高的巨浪。“艾斯伯格号” 像片断了线的风筝在浪尖颠簸,海盗们挤在狭窄的驾驶室里吐得天昏地暗,阿卜迪拉赫曼的表弟甚至因为没系安全绳,被晃得撞破了头。
此时的甲板上,22 名船员却展现出惊人的镇定。瓦西里系着安全绳在桅杆间穿梭检查缆绳,乌克兰籍大副尼基塔则在厨房生火,用仅存的面粉烤硬面包。“你们就不怕船沉吗?” 阿卜迪拉赫曼扶着摇晃的门框,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瓦西里扔给他一卷粗缆绳:“把这个编成交叉防滑垫,铺在驾驶室门口,每天多给我一支烟。” 这个看似不平等的交易,成了双方关系转变的开始。
![]()
海盗们很快发现,这些被他们劫持的 “猎物”,才是真正的海上生存专家 —— 船员们知道如何在颠簸中保存淡水,能通过云层判断天气,甚至能把生锈的螺栓磨成钓鱼钩。
最让阿卜迪拉赫曼哭笑不得的是物资消耗。22 名人质每天要吃掉 20 公斤大米、5 公斤面粉,还要喝掉几十升淡水。海盗们原本带的补给只够维持半个月,如今不得不冒险派小艇上岸采购,每次都要避开巡逻的军舰。有次采购的小艇被索马里海军拦截,不仅物资被没收,还损失了两名同伙。
“早知道不如放了他们。” 夜里,同伙们在甲板上抱怨。阿卜迪拉赫曼望着远处军舰的灯光,只能沉默 —— 此时释放人质等于一无所获,继续扣押又要不断投入,这场劫持彻底变成了骑虎难下的困局。
![]()
螺栓棋子与五百万妥协
劫持进入第五个月,船上的氛围变得诡异起来。尼基塔用螺栓和螺母做了副国际象棋,每天教两个年轻海盗下棋;瓦西里则成了 “技术顾问”,指导海盗修补破损的船帆;厨师甚至会多做一份烤鱼,分给站岗的海盗。
“这不是劫持,是在养一群大爷。” 阿卜迪拉赫曼的副手对着大海咆哮。但他心里清楚,船员们的配合是维持船只运转的关键。有次发电机故障,全靠工程师花了三天三夜抢修,否则整船人都要在热带海域里挨冻受热。
转折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当阿卜迪拉赫曼第 17 次拨打船东电话时,听筒里终于传来清晰的声音:“五百万美元,现金,放在也门海岸的指定坐标。但必须释放全部船员。”
![]()
他差点把卫星电话摔在地上。从 800 万到 500 万,赎金缩水了近一半,但此时的阿卜迪拉赫曼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 海盗团伙的资金早已告罄,几个同伙甚至提出要把人质卖给其他海盗集团。
更让他心惊的是,附近海域出现了俄罗斯海军的巡洋舰,正是当年击溃海盗劫持 “莫斯科大学号” 的那艘舰艇。
谈判在紧张中推进。船东坚持先放人质再交赎金,阿卜迪拉赫曼则要求一手交钱一手放人。最终还是尼基塔提出了折中方案:船员乘救生筏离开,海盗确认赎金后不追击,双方以信号弹为联络暗号。
![]()
那天暮色降临时,载着赎金的橡皮艇慢慢靠近 “艾斯伯格号”。阿卜迪拉赫曼让船员们登上救生筏,瓦西里临走前塞给他一包未开封的香烟:“往北走两天有艘韩国渔船,他们需要柴油,或许能换点补给。”
看着救生筏消失在海平线,阿卜迪拉赫曼突然意识到,这艘船上最值钱的从来不是煤矿,而是这些被囚禁了十个月却依然保持秩序的人。他们用专业和冷静,把一场灾难性的劫持,变成了彼此的生存协作。
![]()
铁盒里的日志与海盗的结局
“艾斯伯格号” 的故事后来成了索马里海盗圈的笑柄。有人说阿卜迪拉赫曼拿赎金在迪拜开了海鲜餐厅,门口摆着生锈的 AK 当招牌;也有人说他带着同伙投奔了 “蓬特兰德海警”,成了曾经对手的一员。
但更可信的版本来自 2011 年圣诞节的一则新闻:一艘韩国渔船在亚丁湾救起七个饿得皮包骨的索马里人,他们自称是 “遭遇海难的渔民”,却对着船长下意识行了持枪礼。渔民们说,他们在海上迷路了,随身携带的只有少量美金和一包俄罗斯香烟。
那艘命运多舛的货轮,在越南卸完煤后被转卖到希腊,辗转多年后于 2018 年进入拆船厂。
![]()
工人在底舱发现一个密封的铁盒,里面装着用俄语写的航海日志,最新一页停在 2010 年 11 月 28 日,末尾画着个举酒杯的小人,旁边写着:“今天海盗登船,瓦西里埋了伏特加在压载舱。”
日志里还记录着更多细节:“4 月 17 日,阿卜迪拉赫曼学会编防滑垫,给了我半包烟”“5 月 23 日,尼基塔赢了海盗三盘棋,换来一袋咖啡豆”“9 月 8 日,所有人一起修好了发电机,晚上共享了最后一瓶伏特加”。
没有激烈的对抗,没有悲惨的伤亡,这场被称为 “索马里海盗最丢脸的抢劫”,最终以一种荒诞又温情的方式落幕。就像那些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里,螺栓做成的棋子、缆绳编的防滑垫、共享的烤鱼和香烟,成了比赎金更深刻的记忆。
![]()
而亚丁湾的风浪依旧,只是随着国际护航力量的加强和索马里局势的缓和,曾经猖獗的海盗活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4 年,索马里海域的劫船案件仅为 1 起,相较于 2009 年的 163 起,已是天壤之别。那些曾经靠劫持为生的海盗,有的洗手上岸,有的则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中,彻底消失在茫茫大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