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租车老板董先生遇糟心事:天津男子张某花4000元租走奥迪A6,租期三天却失联,定位显示车到天津后信号中断。随后张某来电,直言已将车抵押,要求董先生拿6万元赎车。董先生报警后,因租车合同在驻马店、车辆在天津,两地警方出现推诿情况。更离谱的是,张某早有租后抵押的预谋,只是此前被其他车行拒绝。本文结合法律条文,拆解张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抵押合同是否有效、车主该如何维权等关键问题,给租车行业和普通人提个醒。
一、4000元租豪车,转头变成"勒索筹码"?
董先生在驻马店开租车行多年,生意一直顺顺当当,没遇过啥奇葩事。直到那天,一个操着天津口音的男子张某找上门,张口就要租三天奥迪A6,说有急事要用。
张某当时看着挺爽快,二话不说就交了4000元租金,签完合同拿上钥匙,一脚油门就把车开走了。董先生当时还觉得,这客户真干脆,压根没往坏处想。
可到了第二天下午,董先生有点不放心,想打个电话问问用车情况,结果电话拨过去,提示"无法接通"。连着打了好几次,都是同样的结果,董先生心里"咯噔"一下,预感不妙。
这一夜董先生翻来覆去没合眼,天刚亮就赶紧查车辆定位,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定位信号已经中断了,最后显示的位置居然在千里之外的天津!
就在董先生急得团团转,准备报警的时候,张某的电话打过来了。电话里张某语气挺不自然,直接甩了个重磅炸弹:"车我已经抵押出去了,你想拿回去,就准备6万块赎金,不然这事没完!"
董先生一听当场就火了,质问他:"你又不是车主,没任何手续,怎么能抵押我的车?"结果张某耍起了无赖:"你别管我怎么抵押的,想赎车就拿钱,少废话!"
董先生这才反应过来,张某根本不是真心租车,从一开始就憋着坏主意!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张某早就想租辆车抵押换钱,之前找过其他车行,人家审核严,没同意,没想到偏偏让自己遇上了。
![]()
二、警方推诿?跨区域案件真的"没人管"?
董先生又气又急,立马报警求助。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报警之后,事情反而陷入了僵局。
驻马店警方说,租车合同是在本地签的,但车辆现在在天津,案发地不在本地,不好立案;董先生又联系天津警方,对方却表示,嫌疑人张某的租车行为发生在驻马店,天津这边只是车辆所在地,管辖起来有难度。
就这么一来二去,两边警方都有点推诿,这事儿居然成了"烫手山芋"。董先生没办法,只能找记者帮忙,希望通过媒体施压。
记者联系上张某时,他还在狡辩:"我就是暂时抵押周转一下,又不认识收车的人,现在车在哪儿我也不知道。"可当记者提起"之前找其他车行租车被拒"的事,张某却支支吾吾,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里必须给大家普及个法律常识:根据公安部的规定,公安机关不能违法争抢管辖,也不能互相推诿。如果遇到这种跨区域案件,两地警方应该协商管辖,协商不成的,要上报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所以董先生的情况,根本不是"没人管",而是需要警方依法协调处理,不能让嫌疑人钻了跨区域的空子。
![]()
三、法律拆解:张某够刑吗?抵押合同有效吗?
1. 张某的行为,算不算合同诈骗罪?
答案很明确:极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合同诈骗罪。
张某租车时,压根没打算按时还车,而是早就预谋好抵押换钱,这就是典型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他通过签订租车合同,骗走了董先生的奥迪A6(价值几十万),之后非法抵押,数额已经远远超过"数额较大"的标准。之前东莞就有类似案例,有人租车后伪造证件抵押,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还罚了款 。张某的行为和这个案例性质一样,妥妥的涉嫌刑事犯罪。
2. 抵押合同有效吗?董先生要掏6万赎金?
完全不用!这份抵押合同根本就是无效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得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有处分权、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张某只是租车人,不是车辆所有权人,压根没权利抵押这辆车,所以他签的抵押合同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
而且《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无权占有他人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要求返还原物。董先生是奥迪A6的合法车主,不管车在谁手里,都有权要回来,压根不用掏那6万赎金。
3. 收车方没过错,也要担责吗?
这得看收车方是不是"善意",有没有尽到审查义务。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想构成"善意取得",得满足三个条件:受让时是善意、价格合理、完成登记或交付。但抵押车的价格通常只有市场价的一半,本身就不符合"合理价格"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收车方在收车时,必须核实车辆的行驶证、登记证书,确认对方是不是真车主。如果收车方没核实这些信息,就随便收了抵押车,根本不算"善意",必须返还车辆。要是明知是租赁车还接收抵押,甚至可能涉嫌协助犯罪,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网友观点亮出来
- 网友@租车老杨:干这行最怕遇到这种人!我们现在租车都要查征信、要担保人,不然车没了真麻烦,希望警方赶紧帮董先生追回车辆。
- 网友@法律小达人:跨区域管辖不是推诿的理由,张某明显是有预谋的犯罪,警方应该主动协调,不能让受害者跑断腿。
- 网友@吃瓜群众:收车方也太不负责了,没看登记证就敢收抵押车?这不是纵容犯罪吗?就该让他们把车还回来。
- 网友@创业者小李:之前听说过类似的事,租车抵押就是"空手套白狼",必须重罚,不然以后没人敢开租车行了。
结论:这事该怎么解决?你怎么看?
董先生现在最该做的:一是整理好租车合同、行驶证、通话录音等证据,要求驻马店警方和天津警方协商管辖,或者直接向上级公安机关反映,督促立案侦查;二是如果警方迟迟不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某和收车方返还车辆,并赔偿租金损失、追车产生的费用等。
其实这事也给所有租车行业提了个醒:一定要严格审核租车人的身份信息、信用状况,必要时要求提供担保,同时给车辆装多个GPS定位,防止被拆除。而对于收车方来说,千万别贪便宜收来源不明的抵押车,一定要核实车辆所有权,不然最后车要还回去,可能还得担责任。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两地警方该如何高效处理这类跨区域案件?对于租车抵押这种"两头骗"的行为,还该有哪些防范措施?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