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节气知多少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霜降三候
![]()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爪牙不良”。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
三候蛰虫咸俯
蜇虫也蜷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收获喜庆的秋,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态。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
实践活动
为了引领学生探索传统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相关的民俗和文化,感受自然变化,激发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学生的发展立根、铸魂、启智、润心,固始县元光小学四(4)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张睿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二十四节气—霜降”项目式学习活动。
普霜降知识
为了使同学们对霜降节气有更为全面的认识,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队员们分享霜降节气有关知识、绘画、手工作品等,激发了队员们探索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兴趣。通过班会学生们了解霜降节气的由来、习俗等知识。
![]()
绘霜降之色
深秋已至,树叶开始慢慢地一片一片掉落,孩子们捡起落叶,将他们摇身变为精美的作品,为深秋增添了一抹充满创意的美。一个个红红的柿子中,寄托着满满的祝福。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心中的霜降,色彩的融合搭配,线条的重叠交错,是在这秋末初冬交汇时跃然纸上的美好与静谧。让我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一起去了解“霜降”节气吧!
![]()
赏霜降之美
霜降至,秋意浓。霜降时节的大地是浓郁的,枯黄的树叶片片凋落。“霜叶红于二月花”,在秋霜的抚慰下,大自然的调色盘里多了几抹耀眼的暖色,漫山遍野的树木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同学们走进自然,走进秋天,寻找秋天的影子:叶儿黄了,果实熟了······在这个霜降抓住秋天的尾巴,和秋天一起合个影吧!
![]()
![]()
品霜降之味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因此,霜降时节,有“煲羊肉”、“煲羊头”的食俗。霜冻了,正是柿子成熟的时候。此时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维他命和糖,大约是一般水果的1~2倍。柿子是很好的时令佳品,柿子具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等功效。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
![]()
诵霜降之韵
霜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大自然的造化,亦是诗人大发诗兴的素材。每句诗词诉说的皆是这个时节独特的美丽和深沉。
![]()
同学们在“霜降”节气活动中感受季节的更替和气温的变化,在体验中发现节气的秘密。本次活动,不仅加深同学们对“霜降”节气的认识和了解,更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热爱,孩子们在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的同时必能将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通讯员 李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