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高中了,有的甚至管得比高中还要严,前段时间那个贵州大二学生悲剧的事情,当时他的遗书里是这样说的,他说:大学的课又多又难,早6晚9比高中还要辛苦,原以为上了大学就会轻松一点,可没想到竟然还有晚自习。
这件事发生之后立马就引发了全网热议,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大学不是随便玩随便学的嘛,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学业压力?
其实,现在的大学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它不仅有早自习、晚自习,睡前还要在宿舍拍照打卡证明没有夜不归宿,更离谱的是,你走出校门都要层层审批,有学生去校门口买一份早点,回来之后竟然都要写个外出登记,更魔幻的是,上课收手机也就算了,为了学校的KPI,现在很多大学竟然还要考核 “抬头率”,你长时期低头甚至会被老师直接警告提醒。
这还不是最绝的啊,上大学的基本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了,可你知道不,很多学校竟然还有家长群,自己的孩子上课坐在哪一排,有没有去上晚自习这些事情,全都要一一报备发到群里,为了严格约束学生的作息,早上升国旗要点名,晨跑要拍照,上课要人脸识别,每天晚上11点30之前,还要上今日校园APP里面去打卡,你不说这是大学管理,我还以为是某个踩缝纫机的场地呢。
![]()
以前的高中老师全都在忽悠学生,说什么大家高中努努力,考上大学就可以由你玩四年,结果高中三年熬完,还有4年大学,4年大学熬完,还有一辈子如履薄冰的人生,难怪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有抑郁症了,这长时期精神紧绷,谁也顶不住啊。
我知道有人会说了,那学校加强管理是为了学生好,都是为了你搞好成绩,以后能出人头地。
你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学校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学生能学得好一点,比如说很多大学的晚自习,那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你人必须去,必须给我熬到晚上9点,至于你在教室里谈情说爱也好,玩手机打游戏也罢,压根就没人管你,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一定要把学生赶到教室去集中管理呢?
根本的原因只有五个字——为了绩点和不担责。
就说绩点的问题,中国的社会环境大家也清楚,任何领域,任何组织,只要涉及到硬性KPI的考核,那就一定会出现很多魔幻的事情,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以前很多地方为了GDP搞了很多破坏环境的项目。
那同样的道理,一旦大学也要考核KPI,很多政策的落实就会变形,比如说现在高校的学科评估、双一流的建设,还有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综测分数,这些都是需要用数据去体现的,还有什么就业率、考研率、竞赛获奖数,这些都和学校领导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不达标,不仅会影响学校领导想进步的心理,甚至还会影响教育资金的拨款。
所以没办法,为了拿到一个更好的KPI数据,很多学校就天马行空的想出了很多歪招。
你不是考核老师的教学质量吗?那就我没收学生的手机,强制考核学生的抬头率,这样有人去检查的时候,一看学生齐刷刷的抬头,那说明教学质量肯定就差不了。
你不是要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吗?没问题,那我就让学生都去报那种容易拿优,绩点权重更高的选修课程,学生感不感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数一定要高,数据一定要好看,在这样的政策倒逼之下,就让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课堂展示,甚至学生的每一次举手发言,都变成了可量化的分数。
![]()
原本大学是去开眼界,是去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的,结果现在倒好,直接变成了KPI和数据的博弈。
说完绩点再来说不担责。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的管理直逼军营?因为这些年,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出了太多的悲剧事件了,抑郁症学生轻生、情感纠葛打架,还有各式各样的极端事件,一旦事情发生,学校就会成为无限责任的承担主体,轻则赔钱道歉,重则直接全校整顿,也就是说,现在整个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其实本质上和对幼儿园的要求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家都是指望自己的孩子去了里面,学校就能管好自己孩子一切的言行,出了问题就找学校追责,这种想法对不对暂且不论。
一旦家长和社会给了学校这种压力,那学校就一定会把压力反馈到学生身上,以前迫于舆论还不好直接把学校搞成封闭式管理,现在有了疫情的催化剂,正好有完整的管理经验可以应用,那就顺坡下驴,直接把大学变成常态化的军营,所以你去看看就清楚了,除了那些顶尖的985、211名校,全国其他大学在疫情之后的管理强度明显上了一个档次,很多学校的学生甚至都不能随心所欲的外出了,事事都要向家长报备。
你说这是为了学生好吗?不是,这是为了不担责,为了甩锅,所以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就像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何防止孩子在外面闯祸,直接天天关在家里不出门不就可以了,可你说这是长久之计不?
![]()
真正的教育在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让他们过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行压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学生不是你养的宠物,大学生是一个个已经成年的个体,你可以高中大学一直封闭式的 管理,可大学毕业之后呢?进公司了,难道还要再建一个家长群?
为什么网上一直有人问,说现在的孩子哪怕二三十岁了,看着还一点都不像大人,你看看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这哪里有把大学生当成年人的样子?说难听的,这就是把他们当成了一个完全没有自主能力的巨婴。
![]()
全国很多高校的老师早就指出过这个问题了,他们说:一个老师的课大家不愿意上,不愿意听,最应该反思的其实是老师自己,因为你的课枯燥乏味,没有干货,也不够有趣,所以学生才会以逃课来抗议,要提高学校的上座率,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根本的解决之路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行把他们圈在教室里,而是学校应该进行教学体系的大改革,让课程内容更实用,更有趣一些。
就像一个大学生说的那样,如果上台讲课的老师是郭德纲,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去。
这就是大学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当未成年人来管,不能啥都搞一刀切的模式,真正的教育是引导,是让学生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病态的控制,中国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的也不再是一个个没有灵活的螺丝钉,而是会思考,有独立人格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从现在起,大学的管理模式,是时候发生彻底的改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