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 年山东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宁津县多项非遗文创作品脱颖而出。《大漆梦幻》葫芦埙获2025年山东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三等奖。《狮子滚绣球》老钱眼叫罐、《顶梁柱》榫卯摆件、《斗蟋蟀》扇形烙画、根雕蛐蛐罐、《杂技》葫芦背包、金枝虎头鞋获2025年山东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入围奖。此次入选的非遗文创作品深度挖掘宁津县地方文化底蕴,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多项非遗文创作品成功入选,彰显了宁津县非遗活化利用的显著成效。
![]()
![]()
![]()
![]()
《大漆梦幻》葫芦埙
![]()
大漆梦幻葫芦埙的设计,以葫芦天然形态为骨,以大漆工艺为魂,在传承棠湖埙神韵的同时,绽放当代艺术光彩。设计坚守传统根基,沿用葫芦的自然曲线作为埙身轮廓,既保留古埙 “立秋之音” 的古朴幽远,又借葫芦 “福禄” 的吉祥寓意丰富文化内涵。音孔布局依循声学原理,确保吹奏时气流顺畅,音色醇厚如初,让传统演奏技艺得以延续。创新融合体现在大漆工艺的巧思运用:以天然大漆多层髹涂,在埙身晕染出 “远山含黛”“暮云沉璧” 般的渐变色泽。埙身随光影变幻折射出光泽,既呼应葫芦的圆润灵动,又赋予其现代艺术的视觉张力,实现传统乐器与当代审美情趣的诗意交融。这种融合让大漆梦幻葫芦埙既是可奏的乐器,更是承载文化记忆的流动艺术品,在古音新韵中完成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狮子滚绣球》老钱眼叫罐
![]()
狮子滚绣球老钱眼叫罐的设计,以传统纹样为魂,以实用功能为骨,在古趣与巧思中延续民俗文化记忆。设计坚守传统符号的精神内核:罐身主体雕刻 “狮子滚绣球” 纹样,雄狮矫健的身姿与绣球的灵动曲线相映成趣,既保留 “驱邪纳福” 的传统寓意,又通过浮雕技法让图案立体鲜活,仿佛能听见狮啸球转的热闹声息。罐口巧妙嵌入 “老钱眼” 造型,圆形钱孔既呼应民间 “招财进宝” 的祈愿,又成为发声的关键结构,吹气时气流穿过钱眼形成独特哨音,让叫罐兼具把玩与互动功能。功能与审美实现和谐统一:罐身采用陶土烧制,手感厚重温润,适配传统案头陈设;整体设计让民俗符号不再是静态装饰,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生活器物,在开合之间传递代代相传的吉祥意趣。
《顶梁柱》榫卯摆件
![]()
榫卯顶梁柱融合古建筑榫卯、斗拱等元素,运用传统建筑智慧设计的文创产品,寓意深厚多元。作为核心承重构件,它象征 “中流砥柱”,代表家庭、社会或团队中肩负重任、稳固大局的核心力量。榫卯的 “榫入卯” 体现构件完美契合、缺一不可,象征个体与集体的依存关系 —顶梁柱的稳固既靠自身坚硬,也依赖与横梁、斗拱等构件的协同,如同社会中个体各安其位、相互支撑。这种无需钉子的连接暗合 “和为贵” 理念,寓意不依赖强制、凭内在契合达成和谐,延伸为人际间 “默契无间、自然相融” 的理想状态。同时,它作为榫卯工艺载体,象征对文化根基的坚守,也喻指长久的承诺与责任,如家族 “顶梁柱” 需坚守担当,如榫卯结构历久不散。
《斗蟋蟀》扇形烙画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蟋蟀的鸣叫声听起来像“福禄寿”三个字的发音,因此被认为是吉祥物。宁津斗蟋风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人们常常会斗、养蟋蟀,以期望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作品正面内容:烙痕深浅交错间,孩童正围在一起,指尖悬在陶罐边缘,正在进行童年最乐此不疲的游戏—斗蟋。屏气凝神的模样似要将虫鸣都拢进掌心—那声声 “瞿瞿”,在老辈人听来正是 “福禄寿” 的谐音,藏着秋日里最质朴的祈愿。作品反面内容:三只蟋蟀振翅欢鸣。褐甲泛光,后腿蹬弹,触须相碰似低语,合奏夏夜田园曲,藏着质朴祈愿。
根雕蛐蛐罐
![]()
这款仿树桩造型的陶制蛐蛐罐,以精妙设计打破常规样式,尽显独特巧思。仿生设计上,它精准还原树桩的自然形态:表皮的裂纹如岁月雕琢,斑驳树结暗藏肌理,触感带着陶土的粗粝温润,整体散发质朴原生态气息,仿佛从山林中移栽而来,为养蛐蛐增添几分野趣。文化融合层面,树桩承载的田园山林意趣,与传统蛐蛐文化碰撞出雅致火花。养蛐蛐本是民间乐事,配上这树桩罐,便多了 “松下听虫鸣” 的诗意,满足玩家对自然雅趣的追求。功能与审美更做到完美统一:罐内空间适宜蛐蛐栖息,外壁的树桩纹理则让它成为别致室内摆件。摆于博古架上,既为虫儿安身,又能点缀空间,悄然彰显主人的生活品味。
《杂技》葫芦背包
![]()
以葫芦为原型打造的收纳包,外形圆润饱满,线条流畅别致,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美感。其设计巧思在于保留葫芦天然弧度,既可斜背出行,又能随手拎握,适配多种场景。将葫芦从中部切开,便成了开合便利的收纳空间,内部通过盘绳固定轮廓或贴布防潮,恰好容纳文玩核桃、玉佩等小件珍品。外部则以传统工艺焕新—周身打孔后穿入彩绳编织,绳结交错间勾勒出灵动韵律;个性定制环节,选取杂技表演中的蹬伞等经典场景,以剪纸艺术为灵感,用精微雕刻手法再现于葫芦表面:艺人们的超高技艺、道具的动态平衡,都化作立体纹路,与葫芦的弧线浑然相融。既延续了葫芦的轻便耐用,又能凭独特图案与各式服装搭配,让收纳与穿搭美学巧妙碰撞。
金枝虎头鞋
![]()
金枝虎头鞋作为承载民俗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序严谨精巧:经备料(红布、绣线、铃铛等)、设计剪样、缝制底帮、绣制虎头(从鼻至齿精细绣制,金线勾边)、上帮整合到修整装饰,每一步都凝聚匠心;其风格独具地域特色,以鲜艳色彩为基调,造型粗犷夸张,脸、眼、嘴硕大,饰以彩线、珠饰、皮毛等,针脚粗大厚重,尽显山东民俗的豪放与中原文化底蕴;且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手工纳底舒适护足,绸缎鞋面透气亲肤,更承载吉祥寓意,其工艺对研究鲁西北民俗与传统技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宁津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