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通讯员 徐黎一 易敏
“没想到湖南卫视芒果TV节目组联系我们,让海鲜市场也上回电视,展示我们连云港的山海特色。”近日,连云区海棠路海鲜市场接待《假期中的她们》节目组时,市场总经理胡可刚难掩激动。凭借“烟火气”,这座老牌农贸市场不仅迎来八方客,更成了聚焦海鲜特色的文旅金招牌,其圈粉密码值得探寻。
吃“活”的,来一场最“鲜”的旅行
去海棠路海鲜市场开启最“鲜”旅行,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刚过去的海滨旅游季,每天上午九十点钟起,市场海鲜区便人声鼎沸,本地居民采购食材,游客则穿梭摊位拍摄特色海鲜。
当下,不少年轻人旅行的关注点,已从景区门票转向时令菜价,菜市场俨然成了新的“城市会客厅”。和云南菌菇市场、东北早市等本地人天天光顾的菜市场一样,海棠路海鲜市场如今已成为游客打卡的新宠。这些新晋地标不仅代表当地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氛围的场景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目的地真实的生活节奏和地域口味。
“就在市场买鲜活的,不到20分钟就吃上了。追求鲜的极致,价格也是明码标价。”来自安徽的游客刘女士直言体验感很好,“一家五口人买海鲜花了不到300元,老板还教我们怎么选、怎么吃,认识了不少没见过的海鲜。”建于1986年的海棠路农贸市场,如今是苏北、鲁南地区重要水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自去年旅游旺季起,游客对海鲜“代加工”的咨询增多,市场管理方迅速培育首批代炒商家,今年夏天已发展到近20家海鲜加工店铺组成的大排档,融入海滨夜市消费圈。
“流量”背后,老市场的迭代追求
游客们举着手机穿行摊位,在询物问价中感受山海连云的“生活圈”,品尝鲜活虾蟹实现“海鲜自由”,而这背后是菜市场的迭代升级。
市场内商贩及淮安、宿迁等周边县市零售摊主,纷纷赶早采买,整齐的停车场俨然成了颇具规模的内陆码头。“在墟沟街道协助下,市场停车场面积扩大两倍,吸引更多优质货源集聚,每天有100家以上批发商进入,80%以上是固定供给,商铺能就近保质保量拿货。” 市场负责人卢泉介绍。
优质进货渠道保障了前端供应质量,而政府与商贩的“默契”配合更打响了市场口碑。此前,粗皮筋占重太高导致不足秤是海鲜市场“老大难”问题,部分粗皮筋直径超3毫米,吸水后重量甚至占螃蟹总重的30%,让消费者却步。如今,这里捆绑梭子蟹的粗皮筋消失,商户称重时还会扯破塑料袋沥干水分,尽显透明消费诚意。
“线上,连云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发布梭子蟹捆扎包装地方标准;线下,组织水产经营户签署《称重行为自律承诺书》。” 连云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宣传引导与执法检查结合,推动梭子蟹市场规范经营。“虽然单价略有提高,但顾客体验更好,生意比以前还红火。” 海鲜商户小高说道。
做好服务这门课,让市井与潮流破壁融合
新媒体与网红经济的崛起,为菜市场文旅发展注入动力,口碑传播吸引更多人前来。不少年轻摊主靠网络营销引客,而“留客”则依赖长期积累的口碑与服务。如今,诚信透明的市场氛围,让节假日日销十几万元的热门摊位不断涌现。
入驻市场的顺丰快递工作人员透露,寄件量最高峰时达每日300多单,包裹发往全国各地。
为满足消费者与摊主需求,海鲜市场构建了多元化消费场景:可直接在海鲜美食街饭店点菜,也能选海鲜去代加工区即时享用;干货、鲜货一应俱全,极大便利游客;物流进驻、冷库供应、品牌加盟等举措,更让市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市场方还推出“大市场小管理”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每日海鲜价格,展示规范管理形象。同时,利用平台优势为商户提供培训、学习、考察机会,拓宽经营渠道,提升经营理念与守法意识。“很多租客是长期合作的,部分年纪大的商户不擅长网络营销,我们会引导大家互学,让经验流动起来,市场才能更兴旺。”卢泉介绍,多年来市场商户流失率始终低于5%。
接下来,连云区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串联起海鲜市场、步行街、邮电巷、嘉瑞宝等市场经营业态,通过创意设计构建叙事空间、激发情感共鸣,打造更加亲民惠民的文旅休闲空间。“我们不断为市井烟火镶上‘金角银边’,带动小市场释放大动能,不断给予游客更具在地性和人文色彩的消费体验。”墟沟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洪碧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