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2020年10月,字节跳动高调推出独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将旗下清北网校、GOGOKID等所有教育业务纳入其中,还喊出“帮助每个人发现并激发潜能”的使命,试图以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与资本优势,在教育领域掀起变革。
彼时的大力教育,带着“三年不盈利也要深耕”的决心、“打造完整学习系统”的野心,一度成为教育科技赛道的焦点。
如今五年过去,行业格局几经洗牌,再回头看当年那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既能窥见互联网企业入局教育的初心与野望,也能发现理想与现实碰撞的裂痕。
主笔/ 佳佳
文章架构师/ 拓拔野
出品/ 桃李财经
01
那些年,大力教育说过的“豪言壮语”
01.“教育是孕育‘奇迹’的地方,我们要‘大力出奇迹’”
这是大力教育CEO陈林在品牌发布会上对「大力」二字的解读。
![]()
2020年,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明确将教育列为重点关注的新业务,投入重金组建团队,甚至把员工发展部门的职业培训职能也并入大力教育。当时的背景是,在线教育正值风口,疫情推动用户需求爆发,字节跳动希望凭借抖音的流量底盘和算法优势,在教育领域复制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大力出奇迹”的口号,既是对教育价值的期许,也暗含着快速抢占市场的信心。
02. “三年计划书都是不盈利的,甚至会做更长时间”
面对外界对盈利的质疑,陈林直接亮出长期主义态度:“资金投入上,未来三年,我们每一年都是巨额的投入,甚至到第三年,我们都没有盈利预期。我们会持续大力度、大投入、长期不间断地在教育领域进行创新”。
![]()
彼时大力教育刚推出首款硬件大力智能作业灯,定价799元,业内普遍认为利润微薄。团队负责人阳陆育也坦言“硬件不盈利在预期内”,计划以硬件为载体,通过后续服务赚钱。
03. “给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赋能教育行业所有参与者”
陈林在规划未来时,多次强调完整系统的目标。当时大力教育已覆盖Pre-K到成人教育全年龄段,既有瓜瓜龙启蒙等学龄段产品,也有开言英语、学浪等成人教育平台,还布局了极课大数据等教育信息化业务。
背后的逻辑是,字节跳动想凭借多产品线联动,打造智能学习+硬件+终身教育的生态闭环,既服务C端用户,也为学校、机构等B端参与者提供解决方案,试图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
04. “200万年薪招清华北大名师,教研团队超千人”
2021年前后,在线教育行业陷入抢人大战,好未来、猿辅导等纷纷加码师资建设。为证明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大力教育抛出高薪揽才计划。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弥补自身在传统教育领域的经验短板,用名校名师背书提升家长信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搭建教研团队,支撑多学科、多学段课程的开发,跟上业务扩张的速度。
05. “不仅不裁员,还要4个月内招聘一万人,员工规模将超两万”
2021年6月,在在线教育行业已现裁员苗头时,大力教育CEO陈林公开释放这一信号,与当时行业收缩形成鲜明对比。
彼时大力教育员工数量已突破一万,计划新增的岗位覆盖教研教学、研发、运营等全链条。背后逻辑是,字节判断教育行业的长期价值未变,试图借行业调整期“抄底”优质人才,同时通过团队扩张加速推进学龄、硬件、成人教育等多线业务,抢占对手收缩留下的市场空间。
06. “今日的别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2021年8月5日,一张落款为大力教育管理团队的图片在行业内流传,“今日的别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确认裁员信息。
![]()
这句“别离”既是对离职员工的安抚,也暗含业务收缩的无奈,成为互联网教育企业应对行业剧变的缩影。
02
尊重教育本质,比任何豪言壮语更重要
大力教育的兴衰轨迹,是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碰撞的典型样本。
互联网巨头进军教育行业,往往带着“降维打击”的自信。算法推荐、用户体验、快速迭代、规模效应——这些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屡试不爽的方法论,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
我们必须客观地承认,大力教育所带来的冲击波中,蕴含着积极的革新力量。其基于字节技术底蕴所打磨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和内容呈现上,确实为传统教育产品树立了新的标杆。其对技术的极致运用,如在AI辅学工具、自适应学习路径上的探索,以及在产品细节上的精益求精,都一度逼迫整个行业重新思考好产品的定义。
然而,教育行业的特殊性被严重低估了。当互联网的“快”与教育的“慢”正面相撞,矛盾便不可调和。
教育本质上是“农业”而非“工业”,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显然,在大力教育的商业逻辑里,教育成了“一个算法捕获另一群用户,一条广告转化另一批付费”。互联网模式擅长解决的是信息分发的效率和规模,而教育解决的,是“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孩子眼中求知的火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祖国花朵健全人格的塑造,都需要在漫长的时间维度里静待花开,这是一个涉及灵魂、情感与长期主义的复杂过程,它无法被完全数据化,更难以通过规模的急速扩张来保证质量。
因此,大力教育的挫折,并非单纯政策带来的打击,而是互联网资本逻辑在教育领域的失灵。
尊重教育固有的规律,保持对教学本身的敬畏,或许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加重要。
♡ 「桃李财经」用心出品
桃李年终策划
桃李实验室
桃李商观 · 产业观察
AI教育 · 产业观察
教育营销 · 产业观察
「桃李财经」——打造教培圈最火的社群矩阵。目前已组建45个精准社群,汇聚15000位教育行业创始人、投资人、从业者,全部100%实名制。请加桃李财经运营合伙人@木阳 微信,实名验证后一起进群交流学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