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项羽当时的情况,就算他回了江东,最后也就是死得更窝囊一点。
![]()
因为仗打到那个份上,项羽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麾下主力军队,几乎损失殆尽。麾下的地盘,也就只剩下了吴郡等极少数的几个地方。长江虽然号称天险,但项羽却没有沿着长江,布置太多的军队,根本就挡不住刘邦过江。
如此一来,就算项羽过了江,他也无法挡住刘邦的继续进攻。如果不自杀,他要么投降之后被刘邦折辱,要么就只能一路被刘邦追杀,最后死的更窝囊。
![]()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楚汉战争后期,到底是一个什么局势。
当年项羽在咸阳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思路其实非常好理解。那就是把当年的战国七雄,全部肢解拆分。在项羽的拆分之下,整个天下被分成了十九块。
而后来,刘邦奇袭关中,统一了当年的秦国旧地。再往后,刘邦又东出函谷关,联合其他诸侯王,一起围殴项羽。
![]()
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刘邦在正面战场,拖住了项羽,韩信则是陆续搞定了北方其他几位诸侯王。如果按照当年战国时期的地图来看,到了楚汉战争后期,就已经出现了秦国联合韩赵魏燕齐这五个国家,一起打楚国的局面!
这还没完!
就连楚国内部,项羽也不是能够完全控制的。
![]()
楚国这边,之前被项羽一分为四。项羽自己占了一块,其他三块,则是被分给了共敖、英布和吴芮。结果,楚汉战争进入僵持阶段之后,刘邦又拉拢了英布和吴芮。
尽管后来,英布被项羽击败,麾下地盘大多被项羽吞并。但是即便如此,项羽能控制的全部地盘,依然十分有限。共敖虽然没被策反,依然站在项羽这边。但在双方进入僵持阶段以后,共敖也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意思。
这样一来,到了楚汉战争后期,就出现了群雄围殴项羽的局面。放在当年战国时期的地图上,那就是以秦国为首的六国,再加上半个楚国,围攻楚国的西部。
![]()
另外,到了公元前203年,随着一场潍水之战结束,韩信在齐国战场上,全歼了二十万楚军!这支军队的折损,对于项羽集团来说,无疑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局面,对于项羽而言,已经算是‘大逆风’的局面了。
正是因为局面如此糟糕,所以到了公元前203年,项羽才会主动提出,和刘邦签订鸿沟之盟。
而接下来,就在鸿沟之盟刚刚签订后不久,刘邦就再次对项羽发起了追击。最终,在垓下之战当中,项羽麾下最后的十万精锐,直接被刘邦集团包了饺子。
![]()
打到最后,项羽已经不可能再带着这十万大军,退回到长江以南的江东地区。于是最后,项羽只能放弃这些主力军队,只带了少量亲随突围。
结果,在逃跑的路上,项羽虽然个人武力值超高,杀了不少汉军士兵,但却还是被汉军追上了。
所以最后,走投无路的项羽,只能在长江边上的‘乌江埔’自刎而死。
![]()
这就是项羽兵败的大致过程。
而在项羽自刎之前,他在长江以南能控制的地盘,其实也已经非常有限。而且,因为之前项羽基本上都是以攻代守,所以在长江沿线,项羽并没有布置太多的防御军队。
这一点,项羽集团和后来所有的江南政权,都不一样!
![]()
后世的南方政权,在割据南方的时候,大多会把长江作为防守重点。而为了守住长江防线,南方政权就必须得建造一支大型船队,并且守住长江沿线的几个关键节点,在这几个节点布置重兵防守。
这些,项羽显然都没有。
非但如此,在长江以南,项羽也不是占据了所有的地盘。这一点,也和后来的东吴或者南宋,截然不同。
![]()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垓下之战结束以后,项羽几乎是主力尽丧!当时项羽布置在长江以北的军队,几乎被刘邦全部歼灭了。
在江东地区,或许项羽凭借个人威望,还能再组建起一支军队。但是想要让这支军队,形成足够的战斗力,项羽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这段时间,刘邦是不会给他的。
![]()
如果项羽当时选择了渡江,那么很快,刘邦的军队,也会迅速渡过长江,追着项羽继续打。
这样的项羽,在垓下之战结束以后,真的就是走投无路,只剩下自杀这一条路可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