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10月23日,蓉城相见,我们不见不散!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与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提速,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议题,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其中,糖尿病作为典型慢性疾病,不仅是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防治工作更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2024年《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的正式出台,为临床端糖尿病诊疗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提供了明确且权威的政策指引。
在此背景下,一场聚焦糖尿病诊疗实践创新、推动慢病防治升级的学术盛会即将启幕:2025年10月23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将重磅发起“探索多学科合作下的慢病融合防治项目”总结会。本次会议以“打破学科壁垒、提供系统个性化医疗服务”为核心目标,特别邀请内分泌领域权威专家坐镇,通过拆解精选真实病例、解析个体化治疗策略,推动“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多靶点协同管理落地临床;既致力于切实提升糖尿病临床诊疗达标率,更将为我国内分泌领域的学科发展与进步注入新动能。
![]()
本次盛会将呈现哪些亮点?快来一睹为快!
年轻急重症糖友:三重难题的诊疗探索
届时,会上将分享一例极具临床挑战性的年轻患者病例。22岁患者因“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进行性下降2月,近10余天新增咳嗽、气促”紧急入院。检查示血糖水平显著升高,且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更为棘手的是,其糖尿病分型尚未明确,同时,其对治疗方案的“简化性、便捷性”存在强烈且迫切的需求。
需明确的是,糖尿病分型直接决定初始治疗方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争分夺秒控制血糖以遏制病情进展,而“简化治疗”的诉求则对方案的精准性、安全性及长期可操作性提出更高要求。当“年轻患者急重症”、“分型待明确”、“简化治疗诉求”三大临床难题交织,临床医生应如何在分秒必争的急救场景中,制定精准且兼顾患者诉求的治疗方案?又该如何在分型未明确的前提下,既快速纠正急性代谢紊乱,又保障治疗疗效与患者的长期依从性?等你一探究竟!
基础胰岛素效果不佳T2DM患者:“双剑合璧”破控糖护心肾难题
20年病程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即使已使用基础胰岛素,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更雪上加霜的是,还长期受肾病与冠心病双重病症的困扰。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治疗困局,破局之道何在?会上即将分享“破茧重生,双剑合璧”的创新方案,揭秘“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如何凭借机制互补,实现血糖控制与心肾保护的双重突破,为基础胰岛素效果不佳且合并心肾风险的患者开辟“1+1>2”的新路径!精彩内容值得关注!
T2DM泵后治疗:从“化繁为简”到“守正出奇”的实践
在破解糖尿病临床诊疗难题的过程中,胰岛素泵强化后的方案优化是高频痛点议题。本次讨论将聚焦这一核心难题,通过解析两大极具代表性的临床场景,拆解亟待现场破解的关键决策疑问,为同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全新视角。
第一个场景围绕“化繁为简,安全强效”展开实践探索:43岁青年、65岁老年T2DM患者,均已完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正需过渡至长期治疗方案。面对“一天一针”的治疗选择,如何平稳跨越泵强化后的过渡难关?又怎样在实现血糖精准控制的同时,兼顾不良反应低风险?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方案调整,还需把握哪些关键差异?这些关键疑问,将在场景解析中逐步拆解。
第二个场景则围绕“守正出奇”的抉择展开:36岁青年初诊T2DM患者结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正处于治疗方案的抉择十字路口——选择“基础-餐时”的传统路径,还是尝试“每天一针联合口服药”的简化方案?青年患者对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需求,该如何与疗效需求精准平衡?这场方案抉择背后的临床逻辑与考量,值得深入剖析。
小结
这场聚焦多学科融合的学术盛会,既是破解临床诊疗难题的“智慧碰撞场”,更是推动慢病防治升级的“动力引擎”。无论是不同患者群体的诊疗困境,还是复杂病情下的方案突破,每一个病例解析都凝聚着多学科合作的力量,更促成学术与临床融合,为糖尿病诊疗赋能,助力患者实现更好的疾病管理。更多重磅内容,于10月23日在四川成都揭晓,现场同步直播,诚邀您共同见证!
![]()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