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独角兽企业聚水潭正式登陆港交所,迈入资本市场新阶段。
本次港股IPO,聚水潭共发行6816.62万股,每股定价30.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为19.38亿港元。开盘后涨幅超过17%,总市值一度突破167亿港元。
公司计划将约55%的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约25%用于加强销售及市场营销;约10%用于战略投资;剩余约10%则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
聚水潭成立于2014年,位于上海闵行区,是中国电商SaaS ERP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提供一站式的丰富SaaS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无缝升级业务能力、提高业绩表现并发展跨平台业务,同时极大降低部署和运营成本。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收入计算,聚水潭电商SaaS ERP市场份额达24.4%,超过其他五大参与者总和,同时以7.1%的份额位列中国电商SaaS提供商第二。
在聚水潭上市的关键时刻回望,阿米巴资本作为公司最主要的外部机构投资人,也是陪伴团队时间最长的投资方。早在2015年公司仅有9人时,阿米巴资本便向其抛出橄榄枝,并从天使轮一路陪跑至今,见证了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日益强大实力。(文末有惊喜~)
01
从9人团队
干到市值超160亿
聚水潭创始人兼CEO骆海东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在传统及电商ERP系统研发与实施方面积累了超过20年经验。在创办聚水潭之前,他长期从事ERP相关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还曾参与知名电商品牌“麦包包”ERP系统的搭建。
2013年,中国电商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骆海东敏锐察觉到市场机遇——尽管天猫、京东等平台商家数量激增,但多数商家仍依赖传统软件处理订单与库存,效率低下、系统适配能力弱。
于是,2014年1月,骆海东与贺兴建等8位老同事组成9人创始团队,在一间借来的办公室中创立了聚水潭。
创业初期,骆海东瞄准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聚焦数万商家的数字化管理需求。2014年上线SaaS ERP系统,开创了电商ERP的SaaS模式先河,系统注册用户迅速突破10000家。2015年,公司又推出SaaS ERP企业版,成功推行按单收费的服务模式。
经过十年深耕,公司业务规模与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聚水潭的SaaS客户总数已达8.84万名,净客户收入留存率为115%。
作为SaaS行业常用的衡量指标,LTV/CAC比率反映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获客成本之间的关系,而2022年至2024年,聚水潭的LTV/CAC比率分别为6.2倍、7.7倍和9.3倍,远超约3倍的行业均值。
在订单处理规模上,2022年至2024年,聚水潭处理的订单量分别达到166亿单、238亿单和330亿单,增长显著。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和快手等主要电商平台,均是聚水潭服务的客户。
依托持续的业务增长与扎实的服务能力,聚水潭于2025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完成了成立十余年来的重要里程碑。公司从最初的9人团队,已发展成为员工总数超2500人的上市企业,已在全国设立了超过100个线下服务网点,服务范围覆盖超过500个城镇,为客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
![]()
聚水潭上海总部
02
上半年营收5.2亿
跨境业务成新增长点
凭借十余年的行业深耕与客户积累,聚水潭构建了清晰的主营业务体系,其主营业务聚焦两大核心板块:电商SaaS ERP产品与其他电商运营SaaS产品。
其中,电商SaaS ERP产品作为核心支柱,涵盖订单管理、仓储调度、跨平台协同等核心功能,适配天猫、京东、抖音等多渠道场景。而聚胜算、聚工单、聚财快等其他电商运营 SaaS 产品,则从经营分析、电商售后、财务管理等维度,为商家提供全链路支持。
![]()
财务数据持续验证其业务价值。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5.23亿元增长至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1.9%。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增至5.24亿元,同比增长24.4%。
营收增长的背后是客户基础的持续夯实与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底,聚水潭服务的电商商家数量从2022年的4.57万家增至6.22万家,其中大客户商家占比超60%,日均订单量占比也超过60%。公司毛利率亦逐年攀升,从2022年的52.3%一路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1.8%,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聚水潭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4898.8万元,结束了此前三年累计超9.86亿元的亏损局面。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延续增长态势,达469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3344万元有大幅改善。
在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聚水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其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向跨境商家。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发布了“电商业务全球化”战略,推动商家与超400个全球电商平台对接,成为中国电商SaaS行业中覆盖平台最广的提供商之一。
据悉,聚水潭通过与Shopee、Temu、速卖通、淘宝出海等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度协同,构建了覆盖订单管理、库存调配、物流优化及数据分析的跨境电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目前,聚水潭已经在泰国设立子公司,业务发展稳健。未来,聚水潭将会持续拓展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并积极探索欧美、拉美和中东等区域的业务机会。
03
十年登峰路坚定陪伴
天使投资者回报丰厚
聚水潭的上市之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
在本次发行中,聚水潭累计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每位基石投资者分别认购1000万美元),累计认购1.3亿美元(约10.12亿港元)——涵盖红杉中国、蓝湖资本、纪源资本三位老股东,以及汇添富基金、Dymon Asia Capital、Fourier Capital、景林、高成资本、Jain Global、Perseverance Asset Management、Stoneylake Global Alpha Fund、WT资产管理和3W Fund等一众国内外知名机构、长线基金和对冲基金,基石阵容堪称豪华。
上市前,聚水潭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6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阿米巴资本、微光创投、纪源资本、元璟资本、蓝湖资本、红杉中国、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
![]()
回顾融资历程,聚水潭的早期道路并不平坦,甚至一度遭遇早期投资人撤资。但如今,以公司当时8300万元的投后估值计算,天使投资人的账面回报已接近200倍。
作为聚水潭最早期“伯乐”的阿米巴资本,成立于2011年,投资阶段覆盖早期至成长期,重点关注具备强大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与快速执行力的创业者。
目前,阿米巴资本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已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硬件、企业服务、先进制造等领域投资了200多家创新企业,其中已上市企业包括滴滴快的、蘑菇街、纳微科技、聚水潭等。近年来,阿米巴全力布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已投企业包括百应科技、玻色量子、元子拓扑、独响、海纳AI、Collov等。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布局方向,阿米巴资本专注于中国新一代智能化浪潮中的创新力量,依托数据驱动与软硬件融合,深耕垂直细分场景、高壁垒、跨周期和具备复利效应的人工智能赛道。
创始合伙人王东晖从金山软件CFO转身创立阿米巴,从职业舒适区跨入早期投资的“无人区”。在2011年阿米巴成立之初,市场上主流声音仍围绕“流量”、“免费”和“C端红利”,而王东晖始终坚信企业服务的潜力,长期陪伴聚水潭一路成长。这种选择的背后,不仅是眼光的考验,更是长期主义的勇气。
正是这种“企业深耕 + 资本陪伴”的双重驱动,助力聚水潭实现了从初创到上市的蜕变。从9人团队到2500多名员工,从借来的办公室到全国超过100个线下服务网点、覆盖500多个城镇,聚水潭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创业到上市的跨越,也成为中国电商SaaS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标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