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闷热季,湿疹、荨麻疹易反复,涂药膏难根治。中医认为多为 “湿热蕴结”,表现为皮疹鲜红、水疱密集,伴大便黏滞、小便黄赤。湿热体质者面泛油光、口苦心烦,需从饮食清湿热。
今天,殷新主任分享4 种 “祛湿豆” 登场,家常食材藏大效
![]()
1. 赤小豆:利湿排毒的 “皮肤清道夫”
味甘酸,入脾经、小肠经,利水除湿、解毒排脓,缓解湿疹渗液、荨麻疹风团。
推荐食谱:赤小豆 100 克泡发,加粉葛、煎黄鲮鱼、陈皮、生姜煲 2 小时。
2. 绿豆:清热解毒的 “灭火高手”
性寒,入心胃经,缓解皮肤灼热、瘙痒,煮时加 1 片陈皮防寒性伤脾,体质偏寒者少放并搭温性食材。
3. 黑豆:健脾益肾的 “祛湿根基”
性平味甘,补肾阴、健脾祛湿,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修复受损肌肤。
推荐食谱:五指毛桃 50 克、黑豆 50 克与排骨煲 1.5 小时,加枸杞。
![]()
4. 白扁豆:温和祛湿的 “全家适用款”
性微温,祛湿又健脾,适合老人、小孩及脾胃虚弱者,减少湿疹复发。
推荐食谱:炒扁豆、炒薏米各 15 克,搭淮山、芡实煲排骨。
经典 “三豆饮” 升级版
赤小豆、绿豆、黑豆按 1:1:1 泡 1 小时煮烂,加少量冰糖,每周喝 2-3 次。
升级喝法:加 10 克炒白扁豆,增强健脾效果,适合脾胃虚弱的湿热人群。
湿热体质吃对是 “良药”,3 大禁忌要牢记
忌辛辣油腻:辣椒、油炸食品加重热毒,肥肉、蛋糕阻碍湿气排出。
避生冷发物:冰镇饮料、生鱼片伤脾阳,海鲜、羊肉等发物诱发瘙痒,急性发作期忌口。
别盲目祛湿:生薏米水不宜长期喝,体质虚寒者易腹泻,建议炒至微黄再用。
食疗适用于日常调理和预防,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红疹大面积扩散,渗液严重;
瘙痒影响睡眠,外用药物无效;
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中医 “辨证施食”,建议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坚持 1-2 个月可改善湿热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