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祥中医:脾胃虚弱的另一大根源,就是心阳虚,可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用好这个中药方,心脾同调,补足心阳,温煦脾胃!
唐永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脾胃科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辨治脾胃病及肺系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胃食管返流,便秘;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
患者张某,女,45岁,主诉“反复胃脘冷痛、食少便溏5年余”。5年来因脾胃不适多方调理,曾服疏肝理气、补肾健脾、益气升阳类方药,症状时好时坏。
近3月症状加重,胃脘冷痛明显,得温得按稍缓,每餐仅食半碗粥,食后腹胀满,每日腹泻2-3次,伴乏力、畏寒、夜间失眠,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
辨证为心阳不足、脾失温煦,属“心脾两虚”证。患者长期熬夜、贪凉饮冷,损耗心阳,致心阳无力温煦中焦脾土,运化失司;心阳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失养,形成恶性循环。
初诊处方加减:桂枝,炙甘草,党参,炒白术,干姜,茯苓,炒山药。
方中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党参、白术、干姜健脾温中;
茯苓、山药健脾止泻。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服药7剂后复诊,患者胃脘冷痛减轻,腹泻减至每日1次,仍有乏力、失眠。守前方加黄芪补气升阳,酸枣仁养心安神。续服14剂。
三诊时,患者胃脘冷痛消失,食欲改善,可正常进食,腹胀缓解,大便成形,失眠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调整处方加减:党参,黄芪,白术,茯神,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
巩固治疗1月,嘱其每日正午晒太阳30分钟,睡前温热水泡脚,避免熬夜、贪凉。随访3月,脾胃症状未复发。
如果你觉得有用,要转发给家人们或者朋友圈!所以,一定要明确自身状况,切勿盲目跟风用药,以免白费钱财还耽误病情。
最后提醒大家,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剂量比例非常重要,必须个体化用药,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服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