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王海跃
日前,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吉林抱得金牌归,取得2金3铜29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赛,吉林不仅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并以金牌数、奖牌数位居东北“三省一区”首位的战绩,完成了历史性跨越。
![]()
参赛选手的夺金时刻,不仅是个人技艺的巅峰展现,更是吉林省多年来系统性构建技能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的集中成果展示。这场突破,折射出一条以技能人才驱动区域振兴的清晰路径。
厚植沃土,构建人才发展新生态
金牌,根植于一片肥沃的土壤。吉林省将技能人才建设视为系统工程,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为每一位技能劳动者的成长扫清障碍、搭建平台。
![]()
政策引领,打通职业发展“天花板”。针对技能人才长期面临的“晋升难、待遇低”困境,吉林省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连续出台《关于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若干意见》等重磅文件,并将政策细化为高技能领军人才可享受的落户、安家补贴、子女入学等实实在在的福利。特别是“新八级工”制度的推行,在原有五级基础上增设“学徒工”“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为技能人才描绘了一条从入门到顶尖的清晰成长阶梯。与此同时,“1+N”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与全省统一评价管理服务平台的建立,确保了技能成长的每一步都公平、透明。
此外,吉林省还以竞赛搭建以赛促学的“高速路”,将技能竞赛打造为人才成长的“加速器”,积极探索“以赛代评”模式,让“参赛—获奖—晋升—就业”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举办两届全省职业技能竞赛,并将企业职工岗位竞赛纳入培训补贴范围,成功在全省掀起了“企业大练兵、行业大比武”的热潮。这一体系已催生54名“全国技术能手”、847名“吉林省技术能手”,近2000人通过竞赛直接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吉林省通过引进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助力本地院校,实现了“以高端人才带教高端技能”的突破,为国赛夺金乃至16名选手进入世赛中国集训队埋下伏笔。
让技能人才享有应有的荣誉与社会认同,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吉林省通过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设了111个省级首席技师工作室和5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使其成为技术传承创新的“孵化器”和“传帮带”的核心平台。涌现出的9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33名全国技术能手,成为“技能报国”的最佳代言。而“白山松水技能行”品牌宣讲活动,则让这些榜样走进企业校园,用亲身经历扭转社会观念,引导广大青年坚信“技能同样能出彩”。
架设虹桥,打通人才成长快车道
当坚实的支撑体系与个人的奋斗精神相结合,便催生了赛场上的辉煌。两位金牌得主的成长轨迹,完美诠释了吉林省培养模式的优越性。
![]()
零售项目金牌选手陈俪夫的成功,是“精准培养”的典范。她的训练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对商品陈列灯光角度、客户咨询应答话术等每一个细节的反复推敲。其背后,是赛前针对零售行业最新标准开展的专项集训,以及与省内连锁商超资深从业者进行的反复实操打磨。这种高度贴近市场实际的“实战化”训练,使她能在多模块考核中全程保持稳定领先。
轨道车辆技术项目金牌选手何晓嫚的突破,则是“产教融合”的胜利。她面对复杂的车辆故障排查任务时所展现出的沉着与精准,源于在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实训平台上的长期浸淫。在这里,“车间即课堂、师傅即老师”,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而是直接对标产业一线的最新技术与标准。这种“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确保了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这两位选手正是从吉林省“省级选拔—集中集训—考核淘汰”的科学备战机制中脱颖而出的代表。该机制围绕本省重点产业,从全省层层筛选出114名选手,并为每个人量身定制集训方案,组建由院校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构成的教练团队,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成绩突破。
引领时代,实现“技能吉林”新跨越
金牌“零的突破”是一个里程碑,但吉林的雄心远不止于此。如何将一时的成功转化为持续的优势,推动技能人才队伍从“追赶”迈向“领跑”,已成为新的核心课题。
在推动大赛成果的全面转化方面,吉林省计划系统梳理本届大赛的备战经验,将“定制化集训”“校企协同带教”等成功模式,转化为全省技能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将国赛在轨道车辆技术、零售服务等项目上的先进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融入技工院校的日常课程,让前沿技能惠及更多学子。
此外,为从根本上破除“学技能没前途”的旧观念,形成“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良性社会循环,吉林省将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项目支持等方面对优秀技能人才给予更大幅度的倾斜,让金牌选手成为职业发展的“标杆”。
![]()
对于已进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的16名吉林选手,吉林省已谋划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协调一汽、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提供国际水准的实训设备,并邀请世赛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为他们冲击世界技能巅峰、实现更高层次跨越提供“全方位保障”。
从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金牌“零的突破”,到政策体系的协同支撑,再到未来的长远谋划,吉林省正以技能人才为纽带,连接产业发展与全面振兴。随着政策持续完善、培养体系逐步优化、社会氛围愈发浓厚,吉林省必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让“技能吉林”成为全面振兴的亮丽名片,让“零的突破”真正成为“持续领跑”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