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机会了,案件一旦立为执行案件了,就没有任何失效一说了。
在此之后的任何时候,但凡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都是可以恢复执行的。哪怕被执行人退休了,哪怕他去世了。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明一下,相信您花两分钟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
1.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和申请执行时效
为了防止权利躺着睡大觉,为了督促权利人尽快的行使权利,法律规定了时效一说。
如果想要提起诉讼,并且获得胜诉的话,那么在提起诉讼的时候需要遵循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当然有个别情况下有可能有两年的或者一年。
诉讼时效可以中止、中断,也可以延长。
不过需要注意,对于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得自行审查。
原告可以起诉,被告可以抗辩,但是法院不能主动审查,因此,超过诉讼时效诉讼的案件原告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非诉权。
当法院裁判文书作出之后,会确定一个对方履行义务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届满之后,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履行,那么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个时间是两年。当然,也可以参照诉讼时效的规定,中止、中断和延长。
如果满两年以后没有申请执行,那么被执行人就可以以超过申请执行时效予以抗辩了。
2.一旦立为执行案件之后,便不再有时效的限制了
不过,一旦申请执行,执行立案之后,就不再受任何时效的限制了。
法院立为强制执行案件以后,需要在6个月之内执行结案。
需要注意,这里的执行结案并不是执行完毕。
执行的结案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执行完毕,也包括执行终结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你所说的终本,就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简称。这并不意味着执行的彻底结束,而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519条第二款的规定,
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在终本后的任何时候,只要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件,都可以恢复执行。
而且这个恢复可以由申请人申请,也可以由法院主动依职权恢复。
3.常见的可以恢复执行情形
一是被执行人有了新的收入,这时候可以执行他的新的收入,比如说找到了新的工作。
二是被执行人达到退休年龄以后,有了退休金。这个退休金也是可以执行的,只不过需要给他留最低生活费用。换句话说,也得让被执行人活下去。
三是之前有些财产暂时无法执行,现在阻碍执行的方式消失了。
比如之前被执行人有一处房屋,该房屋是其唯一住房,但之后被执行人死亡了,那么这个房屋就优先用于执行。剩余部分才可以作为遗产予以继承。
这是因为,被执行人的遗产将首先用于还债,剩余的才可以被继承,而如果被继承了,继承人需要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债务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