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战区”(The War Zone)网站报道,美国陆军正在争取于年底前获得下一代“艾布拉姆斯”M1E3坦克的早期原型车,报道称,M1E3将“很大不同”于此前版本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具备“一系列新防御能力和其他先进技术”,大幅减轻重量并提高燃油经济性:未来M1E3的核心动力配置是采用某种形式的混动方案,以替代现有“艾布拉姆斯”上油耗巨大的燃气轮机动力。米勒称,采用混动而非纯电的原因是战场上不能时刻提供充电条件,所以使用燃油发电更好,尽管没有实际的对比测试过,但据称混动方案将比传统坦克燃油效率提升约四成;
![]()
瞧瞧,美国人还在纠结如何战场上寻找可靠的充电系统的时候,中国100式坦克已经列装中型旅了!
![]()
中国陆军的100式坦克的列装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陆军“轻重搭配、功能互补”装备发展思路的核心一环。它与99B坦克、100式支援战车共同构成新一代陆战体系:作为全球首款采用混合动力的现役主战坦克,其8V150水冷柴油机与1100kW永磁同步电机组合,使公路速度达90km/h,静默状态续航50公里,噪声仅70分贝以下(接近家用轿车水平) 。这种机动性使其能快速部署至复杂地形,尤其适应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的作战需求;全车13套多光谱传感器构建360°无死角感知网络,配合战场AI辅助决策系统,可与无人机、无人僚车、炮兵火力网实时共享火控数据。车组成员佩戴的AR头盔能实现“穿透式”战场感知,驾驶员眼前同步显示车辆数据与动态地图;
![]()
2025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报道,首个接装100式坦克的合成旅已完成多轮体系化演练,初步形成战斗力。该旅在西北演习中展示了“超视距打击”能力——通过无人机前出侦察,100式坦克发射的炮射导弹可精准命中10公里外目标,远超传统坦克2公里的交战距离!
![]()
中国陆军的中型合成旅以快速反应和全域机动为核心,100式坦克的混合动力系统和模块化防护设计(反应装甲+GL-6主动防御系统)完美契合这一需求。例如,运-20运输机可单次投送2辆100式坦克,实现战略级快速部署;
![]()
在中型旅的作战编成中,100式坦克通常与100式支援战车、无人侦察车、巡飞弹组成“陆战机动群”。支援战车搭载的旋翼无人机可前出10公里侦察,发现目标后通过数据链引导坦克或后方火箭炮实施打击,形成“发现-定位-摧毁”闭环;
![]()
而在联合战役层面,100式坦克与99A坦克形成“高低搭配”。前者凭借信息化优势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和战术破袭,后者依托厚重装甲和125毫米主炮承担攻坚任务。这种组合在2025年朱日和演习中已验证,可使合成旅整体作战效能提升30%以上 ;
![]()
传统坦克作战依赖单车性能,而100式坦克通过双冗余毫米波自组网,将自身变为战场数据节点。例如,一辆指挥车可同时指挥2-3辆坦克、6-8架无人火力平台和12枚巡飞弹,实现分布式作战;针对现代战场的无人机蜂群、巡飞弹等新型威胁,100式坦克配备四面阵毫米波雷达和主动防御系统,可在0.1秒内拦截FPV自杀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防护效能较99A提升40% ;
![]()
相比美国M1E3(仍在预研阶段)和俄罗斯T-14(量产遇阻),100式坦克在信息化、机动性和成本控制上取得平衡。其设计理念被国际军事界称为“未来坦克的最优解”—中国陆军已经领先世界强国陆军,战术理念也实现了跨代式飞跃!
![]()
100式坦克已正式列装中国陆军中型合成旅,其技术突破和战术创新正在重塑现代陆战规则。随着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这款“超视距铁甲利刃”将成为中国陆军向智能化转型的标志性装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