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古诗流传千古,楼兰一词也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向往之地。如今,历史上那个楼兰古城早已被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黄沙吞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三峡集团正通过规模化开发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将戈壁荒漠转变为能源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三峡集团“疆电外送”直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施工现场,目之所及是一望无垠的戈壁,连绵不绝的沙丘。项目现场建设人员告诉记者,三年后,这里将变成全国首屈一指的“沙戈荒”清洁能源大基地。
![]()
▲三峡集团“疆电外送”直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新能源场区原始地貌
“我们现在已经逐步进场施工,整个新能源场区用地近150万亩,约相当于全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任务量还是很大的。”三峡集团若羌新能源项目部前期项目负责人彭文彬介绍道。
若羌新能源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在若羌开工,规划总装机容量近1900万千瓦,其中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50万千瓦,配套先进高效火电装机396万千瓦等,是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项目。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地处全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区域。
广大的“沙戈荒”土地长期限制了若羌的经济发展。“但在我们眼中,广袤的沙戈荒背后就是丰富的风光资源。”彭文彬说。
据统计,若羌县的太阳能资源储量达1.9亿千瓦、风能可开发量在5190万千瓦以上,不仅是全国太阳能资源I类区和全疆十大风区之一,也是南疆唯一的风光资源集中区,进行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可以给当地带来丰富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三峡集团若羌新能源项目部负责人王亮说:“将这片沙海变成能源绿洲的同时,我们还坚持打造生态工程,助力能源绿洲升级成生态绿洲。”
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组成部分,三峡集团若羌新能源项目将针对涉及厂区内的流动沙地、盐碱地等多种沙地类型,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治沙,从最外围的高低阻沙墙,到近处的草方格阻沙带,再到升压站区域的灌木种植,预计治理沙化土地可达32万亩,约等于河南洛阳建成区面积。
“我们专门立项攻坚苦咸水淡化技术。因为若羌当地淡水比较紧张,河湖多为咸水,利用电能将这些苦咸水净化为淡水,不仅有利于生产经营、绿化养护,对当地环境也是有益的。”项目部实证基地负责人王瑞介绍说。
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为绿色发展赋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对此,三峡集团若羌新能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发电装备与运行、灵活性调节技术及装备、生态环保等六个方面组织了包括苦咸水淡化、光伏板快速清洁、火电机组灵活性提升在内的30多个科研课题。
![]()
▲三峡若羌6×66万千瓦煤电项目施工现场
在若羌新能源项目配套的先进高效火电项目——三峡若羌6×66万千瓦煤电项目施工现场,近千名工人正奋战在主体工程施工一线,全力确保2027年首台机组发电。
伴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火电机组凭借其稳定的出力特性、灵活的调节能力,逐步成为保障电网负荷平衡和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力量。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过多承担新能源调峰任务,难免会导致机组效率降低,单位能耗上升,提高设备的维护成本和运行风险。
“为了让火电机组更好地为新能源大基地服务,我们选择了6台66万千瓦机组的方案,计划通过多机组、‘小’机组的形式实现更灵活的调度能力。”项目部负责人倪舒云表示。
据了解,从达坂城风电场投产到若羌新能源项目建设,三峡集团已先后在天山南北建设和运营了41个能源项目,为新疆高质量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央企责任担当,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加快项目建设,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高占学表示。(中国三峡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