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益起来 创未来"九龙社工创意项目大赛正式启动。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尹生致辞。工作人员向来访者介绍历届九龙社工创意项目大赛情况。九龙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跃。
秋意正浓,九龙街道九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里暖意涌动。10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市集"在这里开张。不过,这里交易的并非商品,而是关乎社区温度的"金点子"。第四届"益起来 创未来"九龙社工创意项目大赛正式启动,吸引了来自高校、社区、社会组织的百余名参与者。
![]()
本次大赛由九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九龙街道九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九龙街道慈善公益服务中心联合承办,旨在挖掘优质公益创新项目、集结社会服务资源,推动多方联动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九龙街道社会工作与慈善公益事业迈上新台阶。
从"旁观"到"主理",居民成"社区当家人"
"以前觉得社区事都是干部的事,现在发现,我们也能成为改变社区的力量。"水碾社区的文菡书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通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居民们把一处闲置角落改造成了"共享花坊",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了邻里交流的新空间。
兴民社工服务中心的郭瑞英则展示了他们如何用"一个鸡蛋的温暖"项目,为独居老人提供每日上门关怀;"邻里报修站"让有维修技能的居民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儿童安全地图"由孩子们自己参与绘制,标记出社区的安全隐患点……
这样的转变正是大赛追求的实效。
![]()
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尹生表示,街道2013年引入首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并于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正式挂牌运行,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社区善治"的核心路径,坚守"服务更多人、温暖一座城"的初心使命,推动社会工作事业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截至目前,辖区已建成1个九龙社工服务中心、10个社区社工室,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成功吸引29家市、区社会组织入驻,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95个;累计完成各级购买服务项目615个,投入资金达1088.8万元,开展公益活动2000余场次、专业服务项目近5000场次,服务触角延伸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温暖了数十万名群众的心田。
三届耕耘,小项目撬动大改变
数据显示,过去三届大赛已结出硕果:从首届66个项目中的6个落地,到第三届57个项目中的10个精品项目获得支持,大赛累计投入资金80.26万元,孵化出了24个扎根社区的服务项目。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真正走进了居民生活。九龙街道目前已建成1个社工服务中心、10个社区社工室,吸引了295个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近5000场专业服务、2000余场公益活动,让数十万群众感受到了"身边的小温暖"。
![]()
本届亮点:让好创意不再"停留纸上"
"我们不要‘高大上’的纸上蓝图,而要‘小确幸’的实地改变。"大赛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特别强调项目的"接地气"能力。
参赛项目将聚焦五大方向:为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营造、技能培训和政策研究。无论是"老年助餐""儿童托管",还是"闲置空间改造""邻里纠纷调解",只要是居民关心的"关键小事",都有机会获得支持。
大赛设立了"快速立项通道",为小微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标准化工具包",降低执行门槛;依托"龙基金"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好创意能快速落地。
未来可期:每个人都是"社区设计师"
现场设置的"创意咨询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大学生团队带来了"代际融合"方案,希望让年轻人教老人用手机、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的场景成为日常;社区社工室提出了"爱心菜园"计划,想让闲置空地变成居民的共享农场;专业机构则设计了"新业态群体关怀站",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提供休憩空间。
![]()
"社会工作就像一根充满温度的纽带,一头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一头系着社会的爱心资源。"九龙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跃表示,为确保项目能真正服务社区、落地见效,街道对参赛项目提出"强聚焦、好落地、可持续"三大要求。
据悉,获奖项目不仅可获得资金支持,还将纳入街道政府购买服务优先目录,获得专业督导和资源对接。这场关于社区温暖的"实验"刚刚开始,而每一个关心社区的普通人,都能为改变贡献一份力量。
上游新闻 王渝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