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西部崛起人才新高地

0
分享至

新华社重庆11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思宇、杨仕彦

“当我看到中国的人才全景时,感到非常震撼。重庆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这里不仅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也正积极吸引和汇聚全球人才。”此次到访中国的欧洲科学院院长罗德里戈·马丁斯,对这场科技与人才“双向奔赴”印象深刻。

11月15日至16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举行,欧洲科学院中国中心项目签约仪式于期间举办。

罗德里戈·马丁斯表示,中国的人才环境和创新生态充满活力,中欧合作前景广阔。欧洲科学院中国中心落户重庆,将加速中欧在多个领域相互交融,助推相关产业链快速应用发展,进一步促进中欧人才交流和技术转化。

近年来,中国西部正在崛起人才新高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重庆累计引进市外人才33.8万人,其中紧缺急需人才8万人,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的实验室内,科研工作者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实验。“我们通过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广泛吸引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部分成果已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装备轻量化研究所所长赵岩研发的一款汽车用无涂层抗氧化热成形钢材料,在轻量化的同时增强了安全性,目前已有多家车企“排队”等待合作。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5.3万辆;重庆国际生物城集聚130余个项目、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长寿经开区聚焦新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配套率超85%……一系列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中国西部正释放出引育人才、成果转换、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西部地域辽阔,风光、水电资源富集,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而言,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我们明显地看到,在一揽子引才政策的推动下,人才向西部流动渐成趋势。”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说。

国际合作,是此次大会的另一个“关键词”。多名参会人士表示,面临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浪潮,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人工智能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但在需要想象力的领域,人类仍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如同几十年前人们梦想登月,必须先去想象、思考它,而后实现它。”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要超越人类已知的思考边界,最好的办法是将来自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形成孕育新梦想的土壤。

大会期间,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欧洲人工智能研究院、荷兰脑创人工智能公司、法国克雷芒·阿德尔研究所等海外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促进人才发展、加速成果转化。

“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已经启动了一系列双边合作项目,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并推动开展青年人才交流计划。”塞尔维亚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部国务秘书玛丽亚·格尼亚托维奇说,希望为科学家提供更多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机会,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实现长足发展。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8790文章数 118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