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事关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一条法令,引起外界的关注。
内容是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五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中国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进行任何交易与合作。
看到这一幕,有的人就感到很奇怪,不是中美博弈进入关键时期吗?
为何要对韩国企业下手?
事实上,这背后其实属于中美博弈波及全球,而韩国遭到了反制。
代表着国际新秩序的黎明,即将要来临了。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件事。
第一,为何要制裁韩华海洋?
要知道,韩华海洋的前身就是我们之前听闻过的大宇造船海洋,曾经可是全球液化天然气船,也就是LNG船建造领域的王者。
垄断了全球70%以上的高端LNG船订单长达十多年的时间。
可是伴随着中国造船业崛起之后,这一格局被彻底打破了。
大宇造船海洋陷入亏损,形成了一个财务黑洞。
在2023年,负债累累的大宇造船被韩华集团收购,更名为了韩华海洋。
为了扭亏为盈,韩华选择了一条押注美国的危险道路,韩华海洋敏锐地认识到,仅凭成本竞争,已经不可能与中国一较高下了。
这就是死路一条。
![]()
【中国制裁韩华海洋,要对付美国】
想要继续活下去,那就要错开与中国竞争的赛道。
什么赛道?
那就是为美国军方造船。
在韩华看来,中国总不可能帮美国制造军舰、维修军舰吧?
因此,在2024年以来,韩华海洋已经获得多项美国海军的维护、修理与大修合同。
韩华甚至还计划在美国与印太地区,设立更多的维修中心。
要与美国本土造船以及维修企业展开合作,以便为美国海军舰艇提供更快捷、就近的维护与支持服务。
这些合作也代表着韩国造船企业,逐步融入了美国海军的后勤与维护体系。
同时,韩华海洋还出资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主要商船建造企业,费城造船厂,改名为韩华费城造船厂。
大力推进设备投资、岗位创造、技术转让等工作。
准备将韩华在美国的业务从维修拓展到建设领域。
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帮助美国人制造军舰。
结果呢?
韩华海洋与美国人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就在韩华海洋刚有所动作的时候,中国出手了。
说个大家不知道的真相,那就是韩华海洋有70%的钢材来自中国,绝大部分稀土也来自中国。
之所以从我国进口钢铁,是因为价格比韩国本土便宜10%至20%。
至于稀土,那更属于无可替代的存在。
没有中国稀土,韩国连永磁电机这些关键部件都会停摆。
还有就是自动化导航系统、控制系统等等,全部依赖中国。
所以,我国禁止中国公司与韩华海洋合作之后,韩华还能造什么?什么都造不出来,甚至能不能运转下去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么,我国为何要把韩华海洋单拎出来进行制裁呢?
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原因是报复韩华海洋的背刺行为。
我们都清楚,从10月14日开始,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港务费,每净吨至少达到50美元,同时每年会逐步上涨。
这件事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这就需要从2024年3月开始说起了,当时美国五家工会联手告状,污蔑中国造船厂拿政府补贴,价格压得太低了,抢了他们的饭碗。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接到状子之后,马上就决定对中国造船启动301调查。
可是美国人已经很多年不造船了,根本没办法核算中国造船的具体成本。
自然就没办法坐实中国造船厂拿补贴。
![]()
【韩国曾主动帮助美国,打压中国】
这个时候,韩华海洋就跳了出来,主动请缨,通过设立在山东的中国公司,收集相关行业资料,并向美国提供了数十份中国造船业的分析报告。
其中就包括中国主要造船厂的成本核表、供应商与其合作的台账、船舶建造、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分析等等。
可是提交报告还不够,韩华海洋还专门跑到美国的听证会上去佐证。
声称中国船厂报价很低,全球新船订单有近七成以上被中国拿下。
美国本土造一艘船的成本,可是要比进口还要贵。
再不管的话,美国未来就玩儿完了,还表示要保护美国产能,防地缘风险等等。
同时,韩华海洋在美国还专门找游说公司,大把大把撒钱,刺激美国对我们动手。
然后老美对我们发起了航运船舶的301调查。
虽然是美国主导的战略部署,但是韩华海洋绝对是冲在最前面的恶犬,冲着我们龇牙咧嘴。
韩华海洋想的是,美国打击了中国造船业之后,我们就会元气大伤。
那么自己就能一边吃美国的订单,一边吃全球的订单了。
可是韩华海洋却忘记了,面对他们这种背刺中国的行为,中国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因此,就在美国港务费生效的同一天,中国以协助并支持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等行业进行301调查活动,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由。
直接将韩华海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给制裁了,不准中国人与其做生意。
这五家公司分别是,韩华航运、韩华费城造船厂、韩华海洋美国国际公司、韩华航运控股公司、韩华美国控股公司。
这五家公司,均属于韩华集团与美国国防、能源领域深度绑定的战略支点。
这则消息一经公布,韩华股价马上就暴跌了8%,真的是求锤得锤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阻止美国海军复苏。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虽然美国的海军军力依旧是全球第一,但是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
一个是大量老舰艇面临退役的情况,另一个就是造舰能力跟不上。
比如说,今年9月25日,美国“菲律宾海”号与“诺曼底”号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正式退役。
这就代表着,美国的巡洋舰数量缩减到了七艘。
这属于首次低于中国现役八艘的055驱逐舰的数量,因为美国人认为055属于巡洋舰。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按照美国海军的规划,预计今年年底将会退役希洛号,以及伊利湖号两艘巡洋舰。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海军预计将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接收第九艘与第十艘055。
代表着中国巡洋舰级别的神盾舰数量,将会有望达到美国海军的两倍。
这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可是从冷战结束之后,前所未有的危机。
就连苏联都不曾给美国带来如此之大的压力。
那么美国为何不抓紧造船?
根本原因就是造不了。
按照相关数据显示,如今美国全境能制造军舰的造船厂,只剩下了通用的贝斯造船厂、英格尔斯造船厂、纽波特造船厂、巴斯钢铁造船厂与阿冯达尔造船厂这五家造船厂。
曾经在战时,总计生产了28艘航母的美国最大的造船厂,费城造船厂,已经彻底倒闭,卖给了韩华海洋。
眼下,美国只有纽波特造船厂能制造航母。
除了航母之外,还负责建造美国海军50%以上的核动力潜艇与50%的驱逐舰。
听起来,好像是纽波特造船厂还属于造船厂的巨头。
事实上,纽波特造船厂如今只有三条干船坞与一座浮动船坞。
别说和我们的江南造船厂与达利安造船厂相提并论了,就连江浙一带的小船厂也比不上。
美国议员克里希纳穆尔蒂曾表示,美国造一艘远洋舰的时间,中国能制造359艘。
在2024年,美国海军仅有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一艘濒海战斗舰、一艘补给舰和两艘核潜艇下水,总吨位约7.5万吨。
![]()
【美国海军一年下水量,只有7.5万吨】
中国呢?算上年底的076,足足20万吨。
这还只是我国造舰狂潮已经基本结束的状态之下。
那么看到这,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既然美国造船业日落西山,为何不将军舰建造任务外包出去?
做不到,因为美国有一个名为《伯恩斯-托勒夫森修正案》。
是明令禁止美国境外的造船厂建造美国海军舰艇。
如今我们就明白,为何韩华万里迢迢跑到美国去给美国人造船,而不是在成本更低的韩国给美国人造船了吧?
这就是原因,美国军舰没有办法在境外建造。
美国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利用韩国资本与造船技术,想通过“借鸡生蛋”的方法,让美国加快新建造船基地、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的培训与壮大。
以此来重塑美国造船产业链。
虽然韩华海洋的努力也许要四年或五年才能看到效果,到那时中国不能不防。
所以,此次制裁韩华海洋,其实就是打击美国造船业和阻止美国海军复苏。
第三个原因就是敲打李在明。
事实上,在李在明上台之前,很多中国人对其是抱有希望的,认为他和尹锡悦不一样。
毕竟,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韩国的立场也变得越来越微妙。
中国当然不希望韩国倒向美国,同时中国也很清楚,韩国的主权并不完整,不能对韩国抱有太多的期望。
因此,中国自始至终对韩国的态度都是务实的,不要求韩国会倒向中国,只要你老老实实在中美之间走独木桥就可以了。
在文在寅期间,韩国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
但是伴随着尹锡悦上台之后,一切都变了,韩国全面倒向美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跪舔美日,让中韩关系急剧恶化。
如今好不容易尹锡悦自己作死,非要搞戒严,结果没搞成,还把自己搞下台。
当李在明上台之后,大家认为,也许韩国会纠正尹锡悦的错误路线,回到中间路线上来。
可是呢?
李在明这个人要比文在寅更加现实。
不仅拒绝出席九三大活动,还专门跑到美国去给特朗普送大礼。
在出访美国期间,李在明明确提出要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计划,涉及到千亿美元的投资。
目的是推动韩国造船业在美国投资,提升美国本土的造船和维修能力。
此外,李在明不仅参加了韩华海洋收购费城造船厂后,首次交付的船舶缅因州号的命名仪式,还旨在通过韩国造船企业,主要是三星重工、韩华海洋与HD韩国造船海洋这三大巨头的投资与技术支持。
振兴美国本土的造船业。
更为重要的是,在8月25日,李在明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说了这么一番话。
在美国强力牵制中国,甚至对华采取封锁政策之前,韩方明确坚持“安美经中”路线。
也就是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
近年来,国际社会出现的供应链重组,美国明确对华遏制方案。
如此一来,韩国也只能在美国的基本政策框架内行动和做出自己的判断。
言外之意就是说,韩国不仅要在安全上向美国靠拢。
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也要在美国的基本政策框架内行动和做出判断。
很显然,这是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了。
说实话,这对中国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无论是国防安全还是经济安全,都会给中国带来不小的麻烦。
所以,我国必须要通过制裁的手段,敲打一下李在明,你这个说法,可是让我们很不满意。
如今敲打的是你的造船业,下一次,就是农业、半导体和化工业了。
而中国此次的制裁,表面上是针对韩国企业,实际上是中美韩博弈的延长线。
第二,中国的反制手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实话,此次中国对韩华海洋的制裁,表明了中国反制手段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此前,中国的贸易反制手段仅仅是局限于中美之间。
此次,中方将管制范围从稀土扩展到稀有材料和关键技术等领域,同时施展长臂管辖的手段,将中美贸易波及到了全球。
简单来说,此前是谁打我,我就打谁的被动防御,如今升级为谁帮敌人打我,我就打你的主动作为。
很显然,中国正在跳出中美双边博弈的局限,会将贸易推向全球的大舞台。
为何要这么干?
首先就是威慑。
我们回过头来看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的反制措施相对谨慎,主要针对美国农产品等商品实施差别化税率。
在2025年10月的反击,已经展现出完全不同层面的战略思维。
中国宣布对稀土管制措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同时含量标准低至0.1%。
这就代表着,全球范围内几乎任何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都必须接受中国的审查。
这样一来,别说美国的军工企业拿不到稀土了,德国的汽车企业、日韩的半导体企业、印度的摩托车企业,均拿不到稀土了。
![]()
【中国的稀土反制,让全球都被卡脖子】
这就会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反差,政府的行为,让企业来买单。
这里我们就需要解释一下,为何中国要把矛头指向外国企业。
中国的制裁措施,是高层制定的可行性研究、细则确定、具体执行方案,然后交给行政力量与中企来实施。
美国呢?
美国的制裁措施是出台大框架,具体由企业去实施。
比如说,美国要对中国小商品加征关税,指望美国的海关一点一点从包裹的报关单中算关税,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美国海关就会找亚马逊,说你帮我把中国卖家的关税给收了,然后把钱给我。
如果你不配合,我就收拾你。
这样一来,在胡萝卜和大棒的驱赶之下,企业就会成为美国对华制裁的主要执行者。
不信你看美国的对华芯片制裁措施,都是阿斯麦、英伟达与高通和三星等企业来执行。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你这就属于为虎作伥。
怎么?你担心被美国罚款,难道就不怕被中国罚款了吗?
你怕在美国赚不到钱,难道就不怕在中国赚不到钱吗?
因此,中国如今直接反制这些公司,从美国的单打变为了中美混合双打。
既然选择成为美国制裁的帮凶,那就不要指望从我们这里赚一分钱。
尤其是对日韩这种二鬼子企业,你说人家美国企业配合对华制裁也就算了。
毕竟,那是这些美企的祖国,你这个二鬼子跳这么欢干什么?
真的以为中美大战是你们渔翁得利吗?
想多了,那第一个打的就是你。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谁站队,就要由谁买单的威慑效应。
迫使各个企业在中美之间重新权衡,究竟是哪边更加重要?
就算他们被迫执行美国制裁,也要悄悄找人来中国递话,我知道有个方法,可以绕过美国的制裁。
这就是中国想要的结果。
其次就是制造更大的影响,拉更多的国家进来。
在网上有这么一个梗,那就是美国人希望俄罗斯与中国干一仗,中国人希望美国与俄罗斯干一仗,全球都希望中美干一仗。
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真正的中立观众,每个国家都藏着自己的小九九。
日本的想法是,中美打得越凶,消耗就会越大,自己就能更容易填补权力空缺。
俄罗斯的想法是,如今自己深陷俄乌冲突的拉锯战。
北约的制裁让其喘不过气,如果中美冲突可以分散美国的注意力,它就能趁机缓解自身压力。
法国却一直不满美国在欧洲的监视,盼着美国被中国拖住的时候,欧洲可以趁机组建自己的防务联盟,彻底摆脱美国附庸的身份。
比起台下盼着开打的看客,美国更像是一个躲在幕后的推手。
自己不愿意站在擂台上,却一个劲儿给其他国家递刀子,盼着他们先和中国动手。
这种心思,我们早已看清楚了。
所以就一方面警惕美国这种心思,一方面要利用他们这种小心思。
不就是想便宜吗?
我就偏不让你们捡便宜,而是要让你们看看中美真正打起来的后果。
欧洲汽车工厂会因为芯片短缺而停产,东南亚电子工厂会直接停工。
各国的经济都会倒退数十年。
别忘了,中美贸易额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东南亚电子厂会直接停工,各国的经济都会倒退数十年。
凭借中美贸易额占据全球三分之一,如果爆发冲突,全球供应链都会瞬间崩溃。
就算你跟着美国混,谁知道当美国占不到便宜的时候,会不会率先拿你开刀?
中国如今要做的,那就是对中美开打之后的一次压力测试,将博弈延伸到全球其他国家,也是倒逼其他国家没办法独善其身。
你如果站队美国,我就会让你感到肉疼。
你如果不站队,我也会让你感到肉疼,让你站出来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
你如果站队我这边,我会欢迎,会给你特殊的待遇。
接下来就看各国的反应吧。
韩国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德国担心汽车的倾销调查,那些试图脚踩两条船的国家,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这样一来,无疑也会增加美国的博弈成本,会让更多国家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此外,要借此机会树立中国的国际规则制定权。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何那么多国家都怕美国,愿意配合美国?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战后的国际秩序,都是由美国制定的。
你听美国的话,美国就会让你享受规则。
![]()
【美国的盟友那么多,是被迫加入的】
你不听美国的话,美国就会用规则来惩罚你,也就是长臂管辖。
可是如今的问题来了,谁规定长臂管辖只有美国能用?
谁规定中国就不能是规则的制定者?
如果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就只能是经济大国。
在国际秩序中处于被动的一方,成为被压榨宰割的一方,而不会成为秩序的主导者。
此前,中国制定不了规则,是因为中国的实力不济。
如今呢?
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和军力,能打的牌,可不仅仅是稀土了。
所以,此次的长臂管辖,其实就是在向一个规则制定者转型。
这就是旧秩序的崩溃、新秩序建立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世人皆知,美式长臂管辖,可以横扫千军、威力无穷。
但是中国的宝剑,也未尝不锋利。
第三,新秩序的黎明要来临了。
站在2025年的今天,我们回望历史就会发现,中美之间围绕关税的博弈,已经远超单纯的法律较量或贸易摩擦。
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全球治理规则制定权的预演。
中国以美国熟悉的法律语言,祭出反向长臂管辖等一系列的组合拳。
将中美博弈的影响扩散到全球。
目的可不是要将全球拖入一场混战之中,而是要打破由单一国家主导的,基于国内法的所谓国际秩序,推动一个真正多极化、基于普遍认同规则的新格局形成。
这步棋,旨在破局,更属于意在立新。
中国的做法是向全球证明,面对霸权,要有依据、有章法进行反制。
这是可行的。
这不仅是捍卫自身利益,也是为全球深受长臂管辖之苦的国家。
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一条有效抵御霸权干涉、维护经济主权与发展权的路径。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底牌与战略耐心。
别忘了,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的内需市场。
在科技创新领域,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
中国在不少前沿领域已经具备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实力。
这种综合国力的提升,赋予了中国在规则博弈中更大的回旋余地和底气。
中国的反制,可不是被动回应,而是主动塑造新环境的努力。
展望未来,中国在长臂管辖方面的反制,预示着全球规则竞争的新常态。
最终,这场新的中美博弈中,背后的意义远超法律或贸易的范畴。
会成为塑造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关键一环。
时间终将会证明谁真正能代表历史的正确方向。
毕竟,美国手中已经没牌可打了,输定了。
但是在君明看来,美国手中其实还有一张牌,可能他已经忘记了。
美国忘记他的“远程畜牧业”是全球最先进的存在,这一张牌一定能卡住我们的脖子。
特朗普完全可以说,“中国如果依旧拒绝对美国开放稀土政策,我们就会彻底切断远程畜牧业的粮草,还要帮助你们打击他们的媚美言论”。
![]()
【中国的供应链,堪称全球之最】
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市场了,没有市场就没有资金来源。
就相当于他们赚不到钱了。
到时候,就会增加中国的就业压力。
换句话说,那就是如果中国不对美国放开稀土管控,那么美国就不帮我们“养垃圾”了。
而且美国但凡说出来,我们一定会考虑的。
但是前提是要把名单递过来,不然我们都不知道究竟该重点照顾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也许这一次,没人能阻止新旧秩序的交替了。
新秩序的黎明,真的要来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