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措施失效?荷兰强硬表态,最受伤的损失惨重的发声啦
就在美国对华贸易施压稍有缓和之际,荷兰方面却紧随其后发起新一波冲击,以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为标志,拉开了这场中荷芯片之争的序幕。
事件发生后,中国商务部迅速对安世在华生产的成品芯片实施出口管制。然而荷兰方面不仅未反思自身行为,反而进一步切断对安世半导体的晶圆供应,导致安世中国产能受阻,全球车规级芯片供应链出现震荡。
出于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的大局考虑,中国商务部随后宣布对符合条件的芯片出口予以豁免。但面对中方释放的善意信号,荷兰方面始终无动于衷。对此,中国商务部严正表态:“荷兰应承担全部责任”。
面对中国的反制措施和明确的责任界定,荷兰当局至今未见妥协迹象。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应对未能奏效?事实恰恰相反。
全球制造业对供应链变化的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目前无论是整车厂商还是安世中国都保有一定规模的芯片库存,短期内产能波动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但随着库存持续消耗,各大车企面临的供应链压力将不断加剧,最终这些压力都将转化为荷兰当局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究其根源,荷兰方面至今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必须指出,荷兰当局严重低估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坚实基础,误判了车规级芯片断供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更错估了中国维护自身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
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都陷入了一个致命误区:认为通过技术封锁就能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诚然,中国在先进制程消费级芯片领域尚待突破,但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方面,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算上中国 地区,中国几乎占据了全球晶圆总产能的半壁江山。安世荷兰停止供货,中国本土的晶圆厂完全能够保障安世中国的原料供应。
![]()
荷兰当局这一系列短视行为,归根结底源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实力的错误判断。这些误判正在导致全球车企面临车规级芯片断供风险。从欧洲到北美,从日韩到全球,往轻了说,荷兰正以一己之力导致全球汽车产量缩减;往重了说,荷兰为满足一己私利正在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荷兰当局显然从未全面评估过其对安世半导体采取行动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造成的冲击,这种决策方式实在有失严谨。
![]()
平心而论,荷兰当局此次行动的最大失误,不在于手段的短视与不当,而在于对中国反制决心的严重误判。或许在策划这起事件的荷兰官员想象中,只要荷兰出手,中国就会立即屈服并将安世半导体拱手相让。
![]()
这种在我们看来荒谬可笑的想法,在某些欧洲精英阶层中却可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可以说,荷兰当局已被西方世界的傲慢与偏见蒙蔽了双眼,丧失了应有的理性判断。
![]()
这其实是众多欧洲国家的通病。他们依然沉溺于昔日的辉煌幻影,却未能清醒认识到自身实力早已无法支撑那套陈腐的傲慢做派。正因如此,不少欧洲国家在对华事务中常常会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决策。
![]()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面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其实都已外强中干。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早已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谈论什么“实力地位”。若真心寻求合作,就当首先摆正态度。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次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既非荷兰也非中国,而是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当安世荷兰断供的通知送达各大车企时,这些企业高管恐怕唯有沉默以对:见过不负责任的,但没见过如此不负责任的。
![]()
然而生产还要继续,大众、宝马、奔驰等知名欧洲车企在中国出台管制措施后,第一时间就积极与中国沟通,希望争取特殊通道;日本车企则更为直接,当即宣布减产计划。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持续发酵。所谓“善恶终有报”,只是时机未到。
![]()
表面看来,今天是各大车企在为荷兰当局的失误买单,但实际上消耗的却是荷兰的国家信誉。一旦这份信誉被透支殆尽,恐怕连荷兰本土企业都会选择外迁。印度就是前车之鉴。别忘了,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早已萌生去意,经此一事,这家企业离开荷兰的意愿想必更加强烈。
![]()
在这场风波中,荷兰当局犹如一个玩火的孩子,自以为掌控全局,结果不仅烧了自家房子,还殃及邻里。可惜的是,真正的熊孩子尚有家长善后,而作为荷兰“家长”的欧盟却在此事中始终保持沉默。
![]()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从某个角度看,荷兰当局拒不认错、一味嘴硬的表现,确实很符合“熊孩子”的特征,因为一旦认错,就必须如中国所要求的那样“承担全部责任”。
![]()
说到底,荷兰当局只有闯祸的本事,却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这也难怪美国会选择“抛弃”这个盟友,毕竟,谁会愿意与一个“猪队友”为伍呢?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