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发电核心设施,常建于荒地、屋顶或山地等开阔区域,面临三大防雷痛点:一是光伏阵列成片分布(单块组件面积小、总量多),需大范围无死角防护,传统单针避雷塔易形成接闪盲区;二是场地多为土壤电阻率较高的非耕地(ρ 常>800Ω・m),接地电阻难稳定达标,易导致雷电流泄放不畅;三是逆变器、汇流箱等电子设备对感应雷敏感,雷击产生的电磁干扰易引发设备停机甚至烧毁。17 米 GH-21 避雷塔以 “环形覆盖、高适配接地、低干扰设计” 为核心,精准解决光伏电站防雷需求,成为分布式及中小型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优选防护装置。
![]()
一、光伏电站防雷的核心需求与传统方案局限
(一)光伏电站的专属防雷要求
广域覆盖光伏阵列:集中式光伏电站单块组件约 1.6㎡,10MW 电站阵列面积超 6 万㎡,需避雷塔形成连续防护带,避免单块组件或阵列边缘被直击雷击中;分布式光伏(如屋顶电站)则需适配建筑布局,兼顾屋顶组件与地面逆变器防护。
接地电阻稳定≤5Ω:根据 GB 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光伏电站接地网电阻需≤10Ω,若配备逆变器、SVG 等敏感设备,需进一步降至≤5Ω,且需抵御干旱、冻融等导致的土壤电阻率波动。
抗感应雷干扰:雷电流泄放时产生的电磁感应,易通过光伏电缆耦合至逆变器直流侧,引发过电压击穿 IGBT 模块,因此避雷塔需减少电位差与电磁辐射。
(二)传统防雷方案的不足
传统 17 米单针避雷塔防护半径仅 30-35 米,10MW 集中式光伏电站需安装 15-20 座,不仅增加基础施工成本(单塔基础费约 5 万元),还易因塔间电位差引发二次放电;简易角钢塔防腐性能差(热镀锌层≤60μm),在户外暴晒、雨雪环境下 3-5 年即出现锈蚀;接地若仅采用角钢接地极,在高阻区需频繁补加降阻剂,年维护成本超 1.2 万元,且电阻稳定性差(雨季≤8Ω、旱季>15Ω)。
二、17 米 GH-21 避雷塔的光伏场景适配设计
(一)结构创新:环形覆盖 + 模块化安装,适配光伏阵列布局
360°无死角覆盖,减少塔体数量
采用直径 4.8 米的环形钢框架(主体材质 Q355B,屈服强度≥345MPa),顶部对称布置 3 根 1.8 米长 304 不锈钢接闪针(针尖刷锡 70mm 增强导电),按滚球法(滚球半径 30 米)计算,防护半径达 55 米,单塔可覆盖 9500㎡光伏阵列(约 2.5MW 装机容量)。10MW 电站仅需 4-5 座即可实现全覆盖,较传统单针塔减少 70% 塔体数量,节省基础与安装成本。
轻量化模块化,适配复杂场地
塔身分为 3 段预制(每段 5.7 米),单段重量≤300kg,采用卡扣式法兰连接,无需现场焊接,仅需 12 吨吊车即可完成吊装,屋顶光伏电站可通过卷扬机辅助安装,山区场地安装周期缩短至 2 天,避免影响光伏组件铺设进度。
![]()
(二)接地系统:复合降阻 + 立体布局,攻克高阻难题
高阻区专属接地方案
标配 “6 根铜包钢接地极(φ14mm×2.5 米,环形间距 4 米)+ 高分子缓释降阻剂(电阻率≤5Ω・m)”,在土壤电阻率 ρ=800-1500Ω・m 的荒地,接地电阻可稳定在 4-5Ω;针对极端高阻区(ρ>2000Ω・m),可追加深 12 米的铜包钢深井接地极,通过 “水平环形接地网 + 垂直接地极 + 深井” 的立体结构,将电阻降至≤3Ω,满足逆变器等高敏感设备需求。
低阻抗泄流,减少感应干扰
引下线采用 2 条 30×5mm 热镀锌扁钢(截面积 150mm²),沿塔身对称分布,每 4 米与塔身焊接固定(焊接长度≥70mm),雷电流泄放时可平衡塔身电位差(≤200V);接地网与光伏电站主接地网采用 3 点等电位连接,避免不同接地系统间的电位差引发二次感应,保护逆变器直流侧绝缘。
(三)环境与设备适配:耐候抗干扰,匹配光伏长期运行
超强耐候性:塔身热镀锌层厚度≥85μm,表面覆氟碳防腐漆(干膜厚度 25μm),通过 ISO 9227 盐雾测试(1500 小时无红锈),在高温、高湿或多风沙的光伏场地,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较传统角钢塔延长 8 倍;
抗风抗冻设计:塔身迎风面系数优化至 0.75,抗风等级达 13 级(风速 37.9m/s),可抵御西北光伏电站的强风;基础采用 C30 混凝土(尺寸 2.5m×2.5m×1.5m),内置防冻钢筋,在 - 30℃低温环境下无冻裂风险。
三、安装运维与合规保障
(一)标准化安装要点
选址规范:塔体需布置在光伏阵列间隙(距离组件≥5 米),避免遮挡阳光;与逆变器、汇流箱的水平距离≥25.5 米(1.5 倍塔高),减少电磁干扰;
基础施工:山地场地采用 “混凝土基础 + 锚杆固定”,避免滑坡;屋顶安装需通过钢结构支架与建筑主体连接,承载力≥2kN/㎡;
接地网施工:水平接地体采用 30×4mm 铜包钢扁带(埋深 1.2 米),与光伏电站主接地网焊接,焊缝做 “沥青漆 + 防腐胶带” 双重防护。
![]()
(二)低成本运维策略
定期维护:每年开展 1 次防腐层检查(破损面积>5% 补涂氟碳漆)、螺栓紧固(扭矩偏差≤±5%);每 3 年检测接地电阻,若>6Ω 可补充降阻剂,无需开挖重建。
(三)合规性认证
产品符合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二类防雷要求,通过 GB 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专项检测;具备 CE 认证、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提供第三方出具的 “雷电冲击试验报告”“盐雾腐蚀试验报告”,确保通过电网公司并网验收。
17 米 GH-21 避雷塔通过 “广域覆盖、高阻适配、低扰耐候” 的核心优势,完美解决光伏电站防雷的场景化需求,尤其适合荒地、山地等复杂环境下的分布式与中小型集中式光伏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电站装机容量、场地土壤条件与设备布局,定制塔体数量与接地方案,为光伏电站的长期稳定发电筑牢防雷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