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网)
转自:扬州网
扬州网讯 (通讯员 郑亚杰 陈欣雨 记者 陈晨) 近日,广陵区汶河街道龙头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极乐巷南侧,6个醒目的橙色“共享车位”正式投入使用,赢得周边居民一致好评。
“以前回家停车基本靠‘抢’。”居民华先生感慨,如今家门口新增的“共享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心情舒畅了许多。
这6个“共享车位”是汶河街道今年以来推动实施的“民微善治”工程区域共性项目“‘汶’停有位,‘河’谐畅行——老城区停车位拓展计划”的具体案例。
去年起,广陵区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微善治”工程,将群众“心事账单”变“服务清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城市客厅”的汶河街道,人口密度高、道路空间狭窄,面临着老城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广陵区统筹实施停车位拓展计划,持续运用“加减乘除”法,多措并举规范停车秩序、提升文明水平。
汶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毓哲介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题,街道多次深入老旧小区调研,协调各方力量,通过“内挖掘、外拓展”方式,将停车空间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有机结合,通过边角利用、绿化改造等方式,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增设停车位,大力提升古城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空间挖潜和资源整合方面,街道积极行动。通泗社区党委与辖区单位紫藤园合作启动“共享车位”计划,为居民提供24小时灵活停放及夜间专属停放等选择,已惠及周边20多户家庭;荷花池社区与荷花池公园、阳光里商业综合体共建,开放60个车位;树人苑社区联合市教育局提供6个车位;旌忠寺社区与赞化巷停车场合作,优惠提供50个车位。同时,街道通过清理小区废弃花坛、边角地带,累计新增车位25个。通过“空间挖潜+资源整合”组合策略,街道目前已拓展车位150多个。
强化长效管理,去除不文明停车陋习。以时代广场西侧的紫藤路为例,汶河街道充分发挥文昌商圈综合党委的引领作用,联合驻地单位组建9支“古城红色志愿服务队”,每日两次对辖区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违停车辆,立即联系交警部门拍照取证并处罚。街道还在背街小巷加装阻车桩与禁停标识。石塔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刚介绍,今年社区依托“民微善治”工程,在大梅家巷等背街小巷补装、加装了大量阻车桩,防止车辆驶上人行道。
朱毓哲介绍,通过巧妙运用“加减乘除”法,汶河街道有效缓解了老城区、老小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行车难”问题,让古城停车变得更加规范、更加文明。
责任编辑:刘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