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年底,朱阿姨的脸突然肿疼起来,她赶忙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造釉细胞”。一听是良性,朱阿姨心里松了口气,也就没太把后续检查当回事儿。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两个月,她的右耳就冒出了一个肿块。
![]()
这下朱阿姨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去了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做进一步检查。这一查,报告单上的结果让她心里“咯噔”一下:“右下颌骨肿物,骨肉瘤?”朱阿姨满心疑惑,为啥两次检查结果差这么多呢?医生解释说:“我们看到一个关键点,要是没有这个点,基本就是良性,可有了这个点,那就是恶性了。这个病特别罕见,1000个肿瘤病人里,只有三个人会得。而且手术范围很大,能手术的话还是尽量手术。”
朱阿姨无奈之下,只好预约了一个月后的手术。可等临到手术那天,她详细了解手术风险后,心里直打退堂鼓。这个手术太复杂了,要把被侵犯的骨头去掉,还得从脚踝关节取一块骨头补上,同时还要在大腿那里取个血管。医生也没法保证手术做完后,朱阿姨的脸不会麻木,更不敢保证不会偏瘫。
![]()
更让朱阿姨绝望的是,医生还告诉她:“做完手术,百分之百复发,说不定刀口还没长好,就又复发了。”朱阿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我就跟医生说,那这样的话,我就不做了,我去吃药。医生却说,我这病长在骨头上面,药很难渗透到骨头里去,最好还是手术。可我想啊,做了手术,生活就没质量了,所以我就没做,直接办了出院手续。”
走的时候,医生还跟她说:“不做手术,一礼拜就没了。”
出院后,朱阿姨找了一些中医,喝了中药,可情况还是不太好。后来,妹妹在网上了解到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就建议她去试试。
![]()
2017年5月12日,朱阿姨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当时朱阿姨的情况特别严重,三维成像术显示,她的右下颌骨就像马蜂窝一样。右半张脸,包括牙根、上颚等部位,疼得厉害。
袁希福院长如实跟她说:“你这病挺重的,治疗难度也大,现阶段咱们就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目的。”朱阿姨听了,心里也没抱太大希望,说:“我当时就想,生命延长不延长,我都不奢求了,只要能把痛苦减轻就行。”
没想到,喝了一个月中药后,朱阿姨的疼痛就减轻了不少。她感觉效果不错,就继续喝。慢慢地,脸部的疼痛范围缩小到了肿块局部。
8月9日复查,MRI提示:病灶比之前略微缩小了,而且颈部淋巴结也没发现异常。
12月18日,朱阿姨到希福医院复诊,整个人和第一次来的时候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她说话幽默风趣,声音洪亮,还分享了自己的近况:“右侧太阳穴有点疼,右下牙也有点隐痛;吃饭排便都挺正常,体重还增加了10多斤;就是睡觉不太好,容易醒,入睡也困难;贴了膏药后,皮肤也没受什么影响,疼痛减轻了不少;双手关节之前变形了,吃了中药后,恢复得特别好,关节也不疼了。”
![]()
就这样,朱阿姨一直坚持喝中药,到了2021年,整体情况稳定的她,才开始春秋两季巩固用药。
2024年5月29日,朱阿姨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武汉站”公益活动。在会上,她满脸笑容地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近况:“现在我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做的。我老公身体也不太好,我还得照顾他。别人都说,你看上去比那个没病的都要好。”谁能想到,曾经被医生“宣判”的朱阿姨,如今能活得这么精彩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