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别随便掏耳朵了掏耳朵的危害你了解吗?

0
分享至

“医生,我耳朵突然听不清楚了,是不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诊室里,一个中年男性焦急地坐在检查椅上。徐留见主任详细询问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复杂——掏耳朵掏得太勤,把耵聍(俗称耳屎)越推越深,最终堵住了耳道。


“只是掏个耳朵,怎么会影响听力?”

这是许多患者来医院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事实上,耳朵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动手”的部位,耳道深处连接着鼓膜,是我们听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破坏,不仅可能引起听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感染、耳鸣、甚至鼓膜穿孔。

36岁的刘先生是一名办公室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常靠掏耳朵“解压”。他喜欢用棉签深入耳道,每天洗完澡后都要“清理一遍”。最近他突然感觉右耳听东西有点闷,甚至伴随隐隐作痛,自行买了滴耳液处理无效后才来到医院。

徐留见主任检查后发现,刘先生的耳道内被耵聍团块堵得严严实实,已经形成了“耵聍栓塞”,而且耳道壁已经有轻度损伤,若再继续自行处理,很可能导致外耳道感染或鼓膜损伤。

“很多人以为耳屎是‘脏东西’,其实它有自我清洁功能,只要不频繁干预,耳道一般能维持自身健康。”徐主任说。

“耳屎不是脏,而是保护层”

耵聍是一种由耳道皮肤的腺体分泌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它会随下颌运动(如咀嚼、说话)自行排出。

它的功能包括:

润滑耳道皮肤,防止干燥皲裂

阻挡灰尘、异物进入耳道深处

具备一定的抗菌作用,维护耳道微环境

简单来说,耳屎是“耳道的保安”,不是“脏东西”。频繁掏耳朵,不但破坏了这层天然屏障,还容易造成耳道皮肤破损、细菌入侵,引发耳道炎症。

今年65岁的张阿姨喜欢去附近的“采耳店”体验掏耳服务,每次都觉得很舒服,“采耳师”会用各种工具深入清理耳朵深处。一个月前,她开始出现耳朵发痒、胀痛的问题,以为是上火,直到发展成耳流脓才来到医院。

经检查发现,张阿姨的外耳道已经感染,采耳过程中产生了小面积皮肤损伤,结合潮湿环境,导致霉菌滋生,形成了霉菌性外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在中老年人和喜欢用耳勺清耳朵的人群中比较常见。”徐留见主任提醒,尤其是一些采耳工具消毒不彻底,加重了感染风险。

掏耳朵容易伤到哪些部位?

外耳道皮肤:耳道皮肤薄,表层神经丰富,稍有不慎就可能划伤,造成外耳道炎、耳痛。

鼓膜:深度掏耳最危险,尤其是在打喷嚏、打哈欠、咳嗽等突然动作中容易误伤鼓膜,严重可致穿孔。

听小骨链系统:虽然较深,但个别误伤案例中可能波及,影响听力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

这些“掏耳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耳朵

用棉签深入耳道:其实大多数棉签头的宽度与耳道相仿,深入后不仅清理不到耳屎,反而会将耳屎推得更深。

湿耳朵马上掏:洗澡、游泳后耳道湿润,皮肤更脆弱,容易被掏伤,建议自然干燥后再处理。

频繁“采耳”:所谓“深层采耳”不仅没有医学依据,反而可能带来感染、鼓膜损伤的风险。

“耳朵痒就要掏”的误区

耳道发痒其实是外耳道干燥、过敏、或真菌感染的表现。频繁掏耳反而加重瘙痒,形成“越痒越掏——越掏越痒”的恶性循环。此类情况,应到专业耳鼻喉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而不是简单掏耳止痒。

哪些情况需要到医院“掏耳朵”?

不是所有耳屎都不能掏,而是不建议自行掏。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处理:

耳朵闷堵感、听力下降

耳道发痒或刺痛、反复发炎

有耵聍栓塞史

小孩不配合清洁耳朵

徐留见主任强调:“在门诊中,我们会采用专业的耳内镜和器械,确保在可视环境下安全清除耵聍,最大程度避免损伤耳道和鼓膜。”

耳道清洁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频繁掏耳朵,保持每月或每两月观察一次即可;

洗澡后可用毛巾轻轻擦耳廓外侧,切忌深入耳道;

若有耳朵闷堵、不适、流液、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家长不要随意给儿童掏耳朵,孩子耳道狭窄、鼓膜娇嫩,易受伤。

徐留见主任提醒:

耳朵是精密的听觉器官,掏耳朵看似小事,实则大有讲究。一时的“爽感”,换来的可能是长时间的听力损害和治疗困扰。耳朵不舒服,不要掏。科学清洁,规范处理,才是真正保护听力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参考消息
2025-11-11 14:51:06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IT之家
2025-11-11 06:35:42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政情丨上海市委原常委朱芝松被公诉,曾长期从事军品工作,违规决定降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极目新闻
2025-11-11 15:54:1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被查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被查

新京报
2025-11-11 15:01:11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18:21
一个母亲真能毁好几代人吗?网友:孩子的智商大部分取决于母亲

一个母亲真能毁好几代人吗?网友:孩子的智商大部分取决于母亲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1 01:15:18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180视角
2025-11-11 15:43:25
马斯克:未来钱将不再存在,或者将变为瓦特来衡量

马斯克:未来钱将不再存在,或者将变为瓦特来衡量

IT之家
2025-11-11 11:11:44
影响力GOAT!梅西在诺坎普外站着的地点秒变新的打卡圣地!

影响力GOAT!梅西在诺坎普外站着的地点秒变新的打卡圣地!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1 13:35:51
新华视评:一些镇政府在大门口设门卫,群众进出审查严格!直面群众的镇政府,为何要设“门禁”呢?

新华视评:一些镇政府在大门口设门卫,群众进出审查严格!直面群众的镇政府,为何要设“门禁”呢?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0 22:28:06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郭汾阳要养废了!看岳云鹏演唱会,眼神发痴手不老实一个劲亲王惠

鑫鑫说说
2025-11-11 11:24:44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瞬间刹停违反物理学原理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瞬间刹停违反物理学原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0 22:50:37
张颂文凌晨救人,获赠锦旗

张颂文凌晨救人,获赠锦旗

封面新闻
2025-11-11 15:57:04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获,案情正侦办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09:23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11 10:25:06
2025-11-11 17:12:49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30498文章数 2723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手机要闻

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最新份额:华为稳居第一 68.9%断层式领先

数码要闻

小米憋大招!10000mAh超大电池方案可量产,充电宝要被淘汰了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