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汇“城中村”改造项目
首批集中签约圆满收官
对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居民来说
房子不只是一砖一瓦
它像位沉默的家人
陪着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长大
记得每一个团圆夜的饭菜香
![]()
在月底交钥匙前
“微笑照相馆”走进这些即将作别的老宅
为屋主和他们住了大半辈子的家
拍下一张最后的合影
快门声里,有舍不得
也有一句认真的“再见”
![]()
“我们和这老房子的缘分,就剩五个晚上了。”金爷爷站在小院里,目光落在墙角那棵他亲手种下的柿子树上。深秋时节,枝头还挂着几个没摘的果子,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我们当天就签约了,趁着这次改造,我们准备搬到孩子的小区去,一家人住更近了,也挺好的。”金爷爷话语里有豁达,更有不舍。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经历搬迁了。“四十多年前挖金汇港,我搬到了这儿。和那时候一比,现在心里是真满足。”
![]()
![]()
听到志愿者想为他们和老屋拍张合影,金爷爷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发:“那等等我,戴个眼镜,精神!”他转身进屋,特意戴上了那副很少用的老花镜,把老伴也轻轻拉到了身边。“就在这儿拍吧。”他走到院子里那棵柿子树旁,挨着那扇进出了大半生的老门站定,没有特别的姿势,夫妻两人只是牵着手。当照片从便携打印机里缓缓吐出,他接过来,夫妻俩凑近了仔细端详,轻轻说:“拍得真好啊,等这里都修好了,我还想自己骑着自行车过来逛逛。看看这老地方,将来会变成什么新模样。”
![]()
![]()
从“因河而迁”到“为城而让”,金爷爷的两次搬家,仿佛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见证并参与了金汇前进的每一个步伐。老房子完成了它的使命,而金爷爷一家,正带着所有温暖的记忆,奔赴下一场团圆。
![]()
住在金汇西街24号的王阿姨,在这栋老房子里一住就是五十年,如今,她的腿脚已不太利索,爬上没有电梯的老楼越来越吃力。“这房子老了,我也老了。”她笑了笑。提到拆迁,王阿姨说得很实在:“说要签约,我第一天就去了。舍不得是真的,但人也得往前看。这里设施旧了,我上下楼确实不方便。现在拆了也好,我们正好搬到市区去,离孩子近,离孙女学校也近。”
![]()
“照片这么快就出来了?”王阿姨从我们手中接过那张与老屋的合影,语气里带着些许惊讶。当微笑照相馆的志愿者提出要为她在这住了快五十年的家门前留个念想时,她只是安静地配合着,直到此刻,真实的影像捧在手里,她才说:“其实那天签约完成,回到家,我心里空落落的,连着几晚都没睡踏实。但我也期待这边能越来越好!”
![]()
对于大部分居民而言
交出这把钥匙
像是告别一位相伴多年的家人
再过段时间
它将不再是记忆里的模样
在最后交钥匙的倒计时里
快来和这位“家人”合个影吧
“微笑照相馆”免费为大家拍照
还能获得一张纸质照片喔
根据下方海报上的步骤预约
特约通讯员:翁浩杰(金汇镇)
编辑:王鹏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