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秋峰,便秘大概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并且反反复复的,只能说治标不治本。而中医则是将便秘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分因调理,一起来看看吧。
便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肠道炎症、息肉、肿瘤等疾病引发的,属于器质性便秘;另一类是肠道未出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属于功能性便秘。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功能性便秘患者数量更多。
功能性便秘有三种类型:
1.慢传输型便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结肠蠕动能力降低、结肠传输时长增加所致。
2.出口梗阻型便秘:典型表现为排便时需耗费较大气力,即便排出的是软便,依然存在排便困难的情况,往往需要借助手法辅助排便,且伴有排便不尽感等。
3.混合型便秘:此类便秘同时兼具慢传输型便秘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症状。
![]()
成人便秘
导致成人便秘的常见原因:
①饮食搭配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量匮乏;②运动量缺乏,肠道蠕动能力降低;③过度疲惫、精神高度紧张,抑制肠道蠕动与消化液分泌;④饮水量过少,致使粪便干结;⑤排便习惯不佳,常因工作紧张、时间紧迫而长期憋便,导致直肠感觉神经迟钝,引发习惯性便秘;⑥肠道菌群失衡,因服用抗菌药或其他药物,破坏肠道内有益菌群,引发消化不良与便秘。
![]()
老年人便秘
导致老年人出现便秘的常见原因:
①衰老因素:伴随年龄的递增,老年人的食量与体力活动量显著降低,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减少,肠管张力及蠕动能力减弱,腹腔与盆底肌肉力量不足,肛门内外括约肌收缩力降低,胃结肠反射功能减弱,直肠敏感性降低。这些变化会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进而引发便秘;
②饮食因素:胃结肠反射和进食量存在关联,老年人进食量减少,咀嚼与消化能力下降,偏好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导致粪便量少,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最终造成便秘;
③排便习惯不良:部分老年人未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忽视便意,导致排便反射受到抑制,从而引发便秘。
![]()
这些症状要警惕!
当老年人察觉自身排便存在异常时,需检查是否出现以下症状:
- 排便习惯在短期内发生较大改变,例如突然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情况;
- 大便带血;
- 排便前后腹痛较为明显;
- 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
服用泻药,使用开塞露,多吃香蕉,多喝酸奶。灌肠等行为,仅能起到暂时性辅助排便的作用,无法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属于“治标不治本”之举。长期使用泻药,危害不容小觑。灌肠本身属于医疗行为,若经常洗肠,一方面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以及肠道内菌群紊乱;另一方面,若使用方法不当,还会造成肠道损伤、穿孔等危险情况,并可能留下后遗症。
![]()
中医“妙方”治便秘,精准“除根”个体化调理
而中药调理便秘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脏腑功能,改善肠道蠕动与粪便湿度,润肠通便、健脾益气,缓解症状,副作用小,通过个体化用药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可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难题。
我是中医胃肠病专家刘秋峰,特别擅长运用中医辨证个体化调理便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采用润肠泄热、攻下寒积、顺气导滞、补脾益肺、养血滋阴、滋阴增液、补肾温阳等治法,可通过调节肠道动力、改善菌群、促进分泌等功能,快速缓解症状,非常适合包括顽固性便秘在内的各种便秘类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