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咱们国家恢复军衔制后,又搞了次全军大授衔。这次授衔里,那些革命年代的老将军只要还在部队,基本都给了上将军衔。
像 1955 年评的少将李德生、中将秦基伟这些人,这次都授了上将。可就在大伙都为拿到军衔高兴的时候,也有人为一位老将军觉得可惜。
遗憾错过授衔:55 年少将引争议
![]()
大伙觉得可惜的这位老将军,就是谢振华。1955 年第一次大授衔,他只评了个少将,当时不少人都为他抱不平,觉得这军衔评低了。
按大伙的说法,凭谢振华的战功,至少也该是中将军衔。但那会儿结果已经定了,谢振华自己也接受了,这事儿也就翻篇了。
说到底,第一次授衔,中央只能定一套相对公平的标准。这套标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行,可对那些有特殊贡献的人,就显得不那么合理了。不过军中能有特殊贡献的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也没法完全避免。
但谢振华自己对军衔是真不在乎,在他眼里,啥军衔都一样。少将抹不掉他的功劳,中将也代表不了他的贡献。多少同志在革命路上就牺牲了,他们这些能看到革命成功的人,压根不该计较这些得失。毕竟跟那些早早倒下的人比,能等到大授衔、有个属于自己的军衔,已经够幸运了。
其实中央当年给谢振华评少将,也是有考虑的。他立的战功不少,中央心里是认可的,但他的军事生涯里,没指挥过啥特别经典的战役。那些评上中将的军长,大多在抗美援朝里打出过经典仗。跟他们比,谢振华这方面就成了短板,所以最后只给了少将。
要是说 1955 年评少将还能理解,那 1988 年没评上上将,就真的太让人遗憾了。
![]()
令人佩服的决定:坚守昆明到最后
1982 年的时候,谢振华被任命为昆明军区政委。昆明军区是当时唯一还有作战任务的大军区,中央让他去当政委,可见多信任他。
可到了 1985 年,中央出台了精兵简政的政策。这政策其实 1984 年就提出来了,目的是减少国防开支,把更多钱投到高精尖武器研发上,好应对未来可能的现代战争。军委看得远,觉得未来的现代战争里,人数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有高精尖武器才重要。
这次精兵简政,中央决定撤掉三个军区,其中乌鲁木齐、福州两个军区已经定了,剩下一个要在昆明和成都之间选。大伙都觉得军委会把成都合并到昆明,没想到最后消息出来,是昆明合并到成都。这结果,昆明军区的人压根没料到。
中央的决定下来了,不管昆明军区的人多舍不得,合并到成都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其实中央决定撤昆明军区,主要是看中成都的地理位置。昆明离边境太近,可边境的仗不会一直打,敌人也没能力搞大规模反扑了。
换句话说,就算以后边境还有冲突,也不会是大规模战争,用不了多久边境就能彻底太平。这么一来,昆明军区跟成都军区比,显然成都的位置更有优势。而且成都还是大西南的战略中心,交通也方便,要是西藏那边出点事,成都能及时送后勤补给。综合看下来,肯定是保留成都军区更值。
![]()
虽然谢振华对昆明军区感情深,但还是决定服从军委命令。他一边安抚部队情绪,一边把每个干部的去向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 在他心里,必须把善后工作做好。
他在昆明军区待的时间不算长,可跟大伙一起打仗的日子,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他和昆明军区的人一起坚守到最后,把所有善后工作都处理完了才离开。
那时候不少人接受不了离开部队,还有些人不愿意去成都军区。谢振华就挨个做思想工作,安抚战士们的情绪。在他的努力下,大伙都理解了命令,开始无条件配合军委的工作。这善后工作一直做到 1986 年,昆明军区所有要离开的干部都安顿好了。
可就在这时候,谢振华却给中央递了退休申请,说自己想退到二线,把一线的重要岗位让给年轻人。当时国家正推行干部年轻化,可谢振华那时候年纪不算大,完全能继续在重要岗位上干。其实,他早就有退休的打算了。
错失上将军衔:选择初心不后悔
![]()
其实中央在决定把昆明军区合并到成都的时候,已经给谢振华安排好了后路。中央觉得他在老干部里算年轻的,还能接着干,特意考虑了他的任命,觉得让他去军事科学院当政委挺合适。
为啥这么安排?因为谢振华以前在好几所军事院校待过,新中国成立后,他不光当过总队政委,还在军事学院做过主任。中央觉得他的本事不能浪费,正好军事科学院政委的位置空着,按他的资历,去当这个政委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本来就是大军区政委,去军事科学院任职,级别完全够。而且那时候军委已经在商量恢复军衔制了,他要是去当军事科学院政委,1988 年授衔时,妥妥的是上将啊!他在军队干了这么多年,付出这么多,评个上将也是应该的。
军委考虑得特别周全,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了昆明合并到成都的消息。会议结束后,杨尚昆专门找到谢振华,跟他聊了半天。杨尚昆把军委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见他接受了合并的决定,就话锋一转,说让他准备准备,去军事科学院任职。
军委都把职位安排好了,还是政委。可谢振华听到这消息,一点都不高兴。杨尚昆看他表情不对,就问他是不是有啥顾虑。谢振华实话说了,他想在昆明军区坚守到最后一刻。
![]()
杨尚昆让他再想想:军事科学院也是大军区级别,政委跟他现在的职位一样。而且谢振华虽说没读过多少书,但上过红军大学、抗大,还在华东军政大学学习过,干军事科学院的工作肯定没问题。
杨尚昆还提醒他,过个两三年军衔制就恢复了,只要是大军区正职的开国将军,一般都能评上上将。要是他拒绝这个任命,就跟上将彻底错过了。
可不管杨尚昆怎么说,谢振华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对他来说,上将军衔的吸引力,远不如把退伍干部安顿好来得重要。
![]()
因为谢振华坚持不去任职,最后军事科学院政委的位置给了王诚汉。1988 年授衔时,王诚汉评上了上将,谢振华就这么跟上将错过了。要知道,王诚汉比谢振华年纪还大,要是谢振华当初接受了任命,上将肯定跑不了。
但对谢振华来说,他只是选了一条让自己问心无愧的路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